第三百四十五章 还没娶上媳妇(1/5)
听了他老爹的话,陈志城笑笑说:“他们挣钱的方式太低级了,容易出事,而我跟他们不一样,我就是赚再多的钱,也不会出现犯法的事,您老就不用替我操心了。”
“我怎么不操心,你是我儿子,你要是犯了法,我和你娘咋办?现在村里的小年轻,都说出外打工去了,但我看,有的出去能正干,有的出去就是胡混,小偷小摸的事没少干,这早晚要出事,可要不让他们出去,呆在家里也是胡混,唉,真的是人心变了,如果没钱,现在连媳妇都娶不上了,特别是那家里有好几个儿子的,能把爹娘给愁死,光房子就要盖好几栋,哪来的钱盖?”
他爹此时有一种杞人忧天的意思,陈志城听了,说:“这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到了外面违法乱纪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要为城市的建设作出贡献的,有的头脑好使,去了城里学会了做生意,比呆在家里赚钱多多了,爹,时代是发展的,你不要老往后看,过去风气是比现在好,可是大家都穷啊,至少现在大家可以温饱了是吧?你看村里头还有人吃不上饭吗?”
他爹点了点头,说:“那比生产队吃大锅饭的时候是好不少,那时候是真穷,你爷爷奶奶饿了好多天肚子也吃不上一顿饭,那真是被饿怕了,那时还没有你,你大姐经历过,知道这事,你小子要学会忆苦思甜知道吗?平时别浪费,钱节省着点花。”
陈志城笑笑说:“爹,都跟你说了,一切要向前看,不老想着过去,有句话不是这样说吗,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你要多看看光明。”
“什么光明不光明的,现在大家确实是向钱看了,现在问个路,都要花钱,你说人心是不是都变了?”他爹说。
陈志城觉得没法跟老爹沟通这事,老年人是从过去走过来的,便对现在的情况看不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殊情况,何况此时时代变化这么大,市场经济之下,人们确实在一门心思赚钱,这无形中导致,人们以有没有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金钱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思想,与过去相比,确实是迥然不同了。
然而如果不这样,那又能怎么办呢?不实行市场经济,怎么能发展经济,让人们富裕起来呢?而且以前的风气好,那是因为大家都穷,各种欲望需求被压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持续的,而等到大家都富裕起来,金钱反而就占据不了社会的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再次发生变化,整个社会的风气再次好起来,这样才可能持续。
没有经济基础的社会风气,自私自利之心只是被压制住了,而等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之后,这种自私自利之心反而会慢慢消失,社会风气才会真正好起来。
他爹老是说人心变了,的确,人心是变了,因为大家要解放思想嘛,哪能还跟过去一样,不知道去赚钱呢?
只有想去赚钱,人们才能释放出强大的创造力,从而让大汉民族在国际竞争当中胜出,让其它国家刮目相看。
“唉,志强还没有找到对象啊,说来说去还是没钱的原因。”他爹又提起陈志强的事了,陈福忠家里现在还是茅草屋,还没有盖新房,在农村,没房子想找对象确实是难了一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