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秦家酒出事(4/5)
这是在秦家酒拿出三亿多竞争标王之前的事情,也就是说在王长征竞争一九九七标王的时候,已经把各路媒体给得罪了。
得罪媒体的后果是什么呢?好事它肯定不会帮你,但是有坏事那可就会让你臭名远扬了。
王长征此时没有这种与媒体互动,开展公关工作的意识,以为只要在央视做好广告,与央视记者处好关系就行了,结果就把其他媒体记者给疏忽了。
如果王长征不再竞争新一年度的标王,大概各路媒体也不会天天盯着他,故意找他的茬,然而没料到,当他再次争夺到新一年度的标王时,媒体的目光再次聚集到秦家酒的身上。
而把目光聚集到秦家酒的身上,很好的一个关注点就是,秦家酒拿出三亿多中标王,它中了之后,能把本钱赚回来吗?
广告费支出占了秦家酒成本的一大部分,要想把本钱赚回来,要么是增加销量,要么是提高酒的价格,而王长征当众表示,秦家酒不会提高价格,仍然将价格保持在十六到十八元之间。
而如果不提高酒的价格,那么只有增加酒的销量了。
而增加酒的销量,要增加多少呢?至少要比去年的销量要增加百分之五十,也就是十五亿左右,这是记者们给秦家酒算出的保守数字,而王长征则当众表示,一九九七年的销量要达到二十亿,这无疑是一个豪言。
别说是二十亿,就是十五亿,记者们就觉得秦家酒的生产能力难以达到这个数字的销量。
但这只是他们的分析预测,并没有实证,有两位经济报社的记者就前往秦家酒进行调查采访。
这两位记者前往秦家酒所在县进行采访,他们的目的是想弄清楚秦家酒投入三个亿做广告,到底是不是广告界的一大幸事,因为广告价格提的这么高,是不是意味着大汉广告业发展的非常顺利?是大汉广告界的一个奇迹?
如果是,那么必须证明秦家酒做了这个广告以后是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反之如果不利,或者这里面存在什么问题,那么这就不是广告界的一个幸事,而是一个畸形发展的怪胎。
这些记者心中带着这个疑惑前去采访,至于个人恩怨,用他们的话说,那都是次要的,或者说根本不存在。
秦家酒豪掷三个亿做广告,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前来想采访秦家酒的记者非常多,这两名记者事先也与秦家酒进行了联系,但是秦家酒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