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秦朝改命之艰难(3/5)
前世记忆中,昌平君熊启的带头造反作乱,就是实际例子之一。
昌平君、昌文君等诸多楚系外戚,还是在秦国出生,在秦国长大,在秦国学习,在秦国嫁娶,在秦国生儿育女,……。
可以说,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秦国人。
可一旦面临自己祖辈出身的身份召唤,只需要一句空口话语,他们也能果断叛乱。
在最为关键的时候,给秦王赵政的背后狠狠来了一刀,让整个秦国元气大伤,伤筋动骨。
差点儿一蹶不振。
要不是秦王政、李斯、冯去疾等人才能足够高,反应够快,强行稳住了局势。
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秦国要不了多长时间就直接没了。
以至于秦王政心中恨极了昌平君等人,连带着昌平君的外甥兼侄儿——扶苏,也有些看不顺眼。
要不是扶苏还是他儿子,秦王政又足够仁慈,他早已经被弄死了。
一个人的出身身份,在这个时代格外重视。
秦国内部的庞大楚系外戚势力,这个隐患,足够致命。
所以才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话语。
至于第二个致命隐患,同样非常艰难。嬴姓赵氏王族,从明面上来说,就是现在秦王赵政的同族人。
在这个宗亲文化极度盛行的时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