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章 起码你们的命运,不会大起大落(3/5)
所以李天衢寻思朱友谦虽然很有心机,可是他倒也不会被权力冲昏头脑再做什么非分之想,所以也能容得下此人。我既不会对你封赏的太过,但也不会听信奸佞谗言将你满门全族杀个精光...这也待你不薄了吧?
直到宫廷内由光禄寺差遣良酝署、珍羞署摆设席宴,以御筵庆贺之时。朱友谦又向李天衢引荐遂他一并降从的陕虢军藩镇中的幕僚亲信,其中大多人,也并没有给李天衢留下什么印象,直到那个唤作康延孝的牙将驱步上前,又恭谨的施礼之时。
栗特族出身的康延孝,从河东出逃而投到梁国之后,按说他本来应该一直效力到梁末帝时期。后唐发动灭梁国战,康延孝则被钦封为右先锋指挥使,奉诏抵御后唐大军。
然而康延孝眼见梁国奸臣当道,情知必亡,遂阵前倒戈降从,并向李存勖表述“末帝懦弱。赵岩婿也,张汉杰妇家,皆用事。段凝奸邪,以入金多为大将,自其父时故将皆出其下。王彦章,骁将也,遣汉杰监其军而制之。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
就在同年,走正史线死忠于梁国的王彦章便被坑害,以孤军力抗不敌,而被俘身死。康延孝则于梁朝亡国前夕转换阵营,而且集中精锐军旅直捣汴梁,致使后梁八日内亡国的计策正是由他所设,可见其对于天下时势的变动极为敏锐,而且涉及到自己的性命与前程,他绝对不会为梁国尽忠到底。
而康延孝与朱友谦之间的确渊源极深,本来在后唐朝廷中地位尊崇,后来却被李存勖身边伶人、权宦冤杀的朱友谦按史载路线被冤杀,而当时覆灭前蜀政权战功卓著的康延孝得知之后,疑虑下一个要被冤害的便会是他,遂当即举兵背反。结果兵败被俘,终究还是落得个被就地处死的下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