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 忠烈身边,仍有贪生怕死之徒(3/5)
“周总管...这几番战事下来,除了伤亡折损的儿郎,诸支部曲当中经过清点,却又有不少兵卒出走潜逃。自从我蕃汉军引兵至娘子关与扬武军葛从周对垒伊始,各部军健出逃便难以约束,连同折损阵亡的兵马,如今我军可用之兵,也已不足九千了......”
向周德威禀说军情的这名骑将唤作杨檀,沙陀人出身,其父阿噔啜,早年便投从至李克用麾下也曾担任队正。而按正史所载,他在被李存勖提拔为骑将之后,的确就是直隶于周德威帐下。
实则这个杨檀,在正史中还有另外一层身份...由于正史中李嗣源继任后唐帝君之后,便改御名为李亶。杨檀的旧名,正以偏傍字犯之,他遂改名为光远...所以这个人,也正是按史载线唐末帝李从珂征讨石敬瑭之时,兵败后因为正帅张敬达拒不肯降,便带头怂恿麾下刺杀主将,又立刻鼓动后唐大军向契丹投降的杨光远。
如今的杨檀,正史中的杨光远当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后晋儿皇帝石敬瑭所仰仗的重臣。他倒也很清楚自己刺杀主帅张敬达,而巴结契丹以图自保的行径很是卑劣,所以还曾对石敬瑭假惺惺的表态“臣贵为将相,非有不足,但以张生铁死得其所,臣弗如也,衷心内愧,是以不乐”...只不过这厮言行,在旧五代史中便已被直接定性:
其实光远故为其言,以邀高祖之重信也。
换而言之,就算杨檀是沙陀人,又是世代效力于河东李家的将门出身...可是他在生死存亡的要紧时刻,临阵倒戈投降,行刺弑杀主帅,转投敌方后还能惺惺作态的自表苦衷...这些事他可都干得出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