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9 不止以武戡乱,更要以文教化(2/5)
然而李愚极力要奏请帝君应允的事宜,也与其按正史线所达成的成就如出一辙...他上书请奏,要以雕版印刷之法大规模印刷《易》《书》《诗》等儒家九经,以供民间广为传播。
雕版印刷术,虽然隋唐时节便已问世,不过按这般时节文人的普遍看法,认为手抄一遍胜过日读十次,换而言之就是后世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除了一些寺庙内的佛经,现在民间主要流行的书籍仍是手抄本,雕版印刷技术也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而普遍流传开来。
按正史也正是由于五代时节李愚的极力倡导,才算是开创了官方大规模进行书经典籍印刷的先河,促使中华印刷业飞速发展,而从手抄时代进入印本时代。所以李愚首倡雕版印刷的普及,为了当代书籍经典的传播,乃至中华文献流传到后世的保存,也可说是利在千秋。
而李愚上书奏请,也给李天衢提了个醒,除了眼下于国有利、造福于民的帝君职责之外,从推动中华文明传播的角度而言,自己同样也能尽上一份力...遂吩咐李愚在退朝之后,赴文德殿再详议由官方推广印刷书籍文献事宜。
蒙皇帝单独召见商议,李愚也显得十分激动。他是那种十分典型敬仰圣贤的读书人,而且也能做到身体力行,为官清廉刚正,今番上书请奏的目的,也纯粹是为了运用雕版印刷之法以兴文教。
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自唐末以来乱世杀伐,寻常百姓为了填饱肚皮、为了自保,更多的是去从军入伍谋个生计...就算寒窗苦读十年,不是也照样挡不住当头一刀剁下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大多厮杀惯了的将官兵卒,自问手中握着的刀就是道理,又有多少人会有耐心听书生引经据典?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