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3 占绝对优势,也未必每场仗都稳了(2/5)
只不过后主李煜虽然性情宽厚,绝非残忍好杀的暴君,但是他纵情声色、笃信佛法,国库空虚之际仍大肆建寺尊佛;宋朝大军围攻金陵,已经杀至城下时,只顾念诵经文,说这个亡国末主是个昏君,倒也不算冤枉了他。
韩熙载遂预料到南唐社稷摇摇欲坠,早晚会被宋朝吞并,便刻意的更是要摆出纵情声色的模样,并有言“中原常虎视于此,一旦真主出,江南弃甲不暇,吾不能为千古笑端。”...所以他不想做亡国之相,便更不加节制的蓄养艺伎,开设夜宴,于六十九岁病逝,再不过四五年光景,南唐果然被宋朝所灭。
不过如今南唐的前身吴国已经覆亡,淄青军藩镇也并没有发生节度使抗拒朝廷调令的事件...所以韩熙载与他父亲韩光嗣一直安安稳稳的做魏朝的官,也不必为了免受谋逆大罪殃及,而逃亡到江南地界去。
李天衢心想按韩熙载史载轨迹,他先后相继为南唐三代国主所用,可是先主时期却不受待见;中主李璟继位,韩熙载因东宫旧僚的身份,也能做到尽心为国,或驳正国事,指摘批评弊端,接连上奏章疏,却又引起朝中权臣派系的仇视与忌恨;后主李煜倒是打算再重用他,结果韩熙载却因预料南唐社稷难以久存,便索性进入了躺平模式...可以说终其一生,他也并没有充分的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与抱负。
韩熙载的确可以称得上高才博学,精通音律、善于书画,在江南地界评述为当世风流之冠的神仙人物,而且性格诙谐、头脑活泛,做起事来鬼点子也多...正史线中他受权臣打压,仕途坎坷,到了暮年,又不愿意做亡国的背锅宰相,所以索性声色犬马,但是如今韩熙载所处的环境截然不同,在魏朝可由他施展拳脚的机会必然会更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