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永绝隐患,当年的高句丽,如今的交趾(2/5)
当年大唐灭了高句丽之后,便勒令其亡国遗民, 包括高句丽贵族、及大多富户乃至布衣百姓转迁至江淮、岭南、山南、京西各地,规模甚至达到几十万人。所以后来唐廷赐封的节度使,乃至地方官员当中,也有不少高句丽裔军将、官员的记载。
按说高句丽国祚延续七百年, 治下军民对国家归属的认同感相对也会更深。然而亡国之后,民众大部分为唐朝所吸收,其他少部分则流入契丹、渤海、新罗等国。时至今日,除了招摇撞骗的弓裔、王建之流,曾试图乱认祖宗,企图以高丽为国号,却被李天衢一通收拾,以绝了三韩人意图盗用“高丽”称谓的可能之外...高句丽真正的遗民也并没有再试图复辟建国。
虽说在白山河水那片土地,自高句丽以后,还会又其它民族兴起,诸如渤海、契丹,乃至后来的女真,甚至满清...等势力,更会对中原构成巨大的威胁。可是交趾所处的西南边陲情况却既然不同,这里顺势而生的割据势力最多只会做为边患,就从来未曾对中原王朝构成真正的威胁。
毕竟静海军西隅,便是后世越南与老挝、柬埔寨等国形成天然边界的长山山脉,若要对外扩张,就只能沿着海岸向南,到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平原方才能转而向西, 否则的话就只能向北侵攻, 那也就只有被中华历代王朝按到地上暴打的份。
反过来也是同理,有长山山脉这个致使后世越南版图呈狭长状的天然屏障,东南亚其它政权,也无法对交趾构成威胁。至于如今南面接邻的占婆国,也绝对没有胆子觊觎北面静海军的疆土...毕竟西面的吴哥王朝与其有宿仇旧怨,又哪里敢再招惹强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