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参狼之变(2/5)
另外,大搞基建,修路、建驿站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便于大军出川北伐,粮道运输畅通得以保证。
又方便境内知名的蜀锦等物方便与外界取得联系、贸易。
但路修好了,士民们也是能享有一定惠利的。
各方面的因素掺杂之下。
蜀地受征召服役的民众们,大多数都是持支持意见。
益州、关陇之地都在潜心发展中。
两方边境此此刻自是重新恢复了平静,鲜有交战发生。
而屯于武都西北部,羌道的赵统所部。
此刻主将赵统也趁春耕之际,召军民择周边利于耕种的田地予以屯田。
只是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并不适合耕耘。
所种植的大豆、麦子产量只能是微乎其微。
远达不到军粮自给自足的标准。
但赵统粗略算了一番,至少这些粮食的产量足够用来酿造蒸馏酒水了。
而后续待糜竺那面将商路铺设起来,市场于曹、孙两方境内开拓以后。
待市场一稳固饱和,就可改换以财务、粮食换酒的以物易物交易方式,不再支持钱财珍宝。
那样,粮秣就可源源不断流入己方。
日后行征伐还担忧军粮不足的难题?
即便曹、孙二方有所反应过来,加以禁止“聚仙酿”于境内的销售也无意义。
概因人的心理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当士民、高门贵族们都习惯饮用“聚仙酿”后,他们还会弃此酒水转而重新迎接老酒的怀抱乎?
若执政者执意下达政令,不准以粮秣交换聚仙酿。
那内部自然就会逐步生乱。
在赵统看来,只要商路能成功铺设开来,那日后不管是发生了哪一种情况,己方都只会是稳赚不赔的局面。
他压根无须有过多担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