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九品官人法(2/5)
通过这些手段升迁上来的,虽然说不上幸进,但跟举孝廉的含金量比,必然是大大不如的。
察举制干掉了世官制,在大汉实行了一百多年后,也终究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败的道路。
世家、豪门、乡党聚在一起,玩了一出多人运动。
清晨醒来后,他们宣布:这大汉的官姓什么,以后我们说得算。
关于这点,从当年林朝在中山卖孝廉名额的时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察举制在它无法保证公平的时候,就已经不干净了。只要你家里地位高,手里有钱,举个孝廉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就算是一头猪,只要世家说它能举孝廉,那这头猪就是孝廉。
后来那位‘何不食肉糜乎’的晋惠帝,也算是这群猪里面的楷模……
这种现象在徐州也相当严重,为此,林朝设立了两条应对策略。
其一,便是招贤令。
但这玩意不适合大规模成建制的铺陈开来,毕竟你总不能每年每月都来一次吧。
再者,世家大族也未必买账。
其二,便是这九品官人法。
内容就是在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品评审核一个人的才学德行,最后上报朝廷,再由朝廷给这些评选出来的人加官进爵,选拔任用。
乍一看,和察举制没什么区别。但九品官人法确立了九个品级,也就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简而言之,由中正官品评过后,把人才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每三个级别又有三个小级别,以此来确立划分人才的等级。
那九品官人法到底好不好?
客观来说,的确比现行的察举制先进不少。
但后世对此却是骂声一片。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玩意它首重门第出身,然后看品行,最后才是能力。
也就是说,只要你投胎技术过硬,就算是一头猪,也能当官。
嗯,晋惠帝再次点了赞……
不仅如此,若九品官人法大力实行,像郭嘉这种货色,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
所以九品官人法,又称投胎技术法。
林朝此举,等于给了世家大族一个大大的甜枣。
毕竟以这个时代的识字率,也只有世家大族子弟才有读书识字的资格,要选拔,也是从这些人里面选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