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九品官人法(4/5)
荀谌没有说透,但刘备却听懂了。
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一道新法的设立,总会随着人心的嬗变而被找出漏洞,甚至恶意利用,最终新法变旧法,也会变得不合时宜。
因此律法需要人不断修补,才能杜绝被狼子野心者利用。
荀谌见刘备若有所思,便不再言语,只是笑着点了点头,端起桌案上的茶水喝了一口。
说实话,他到现在也没明白,为什么只有自己会被叫过来旁听。
如此机密的事项,主公你和子初商议也就算了,其他人都没叫,唯独叫我干什么?
再联想到林朝一直以来的行事手段,荀谌表示自己弄不好就会凉凉……
荀谌为刘备解答了疑惑,但刘备依旧有些犹豫:“话虽如此,但世家做大后,便成尾大不掉之势。子初,某与你在时,这些小事当然不足为虑。可若有一日,你我皆已作古,后辈子孙无能,又该如何处理此事?”
刘备的顾虑,是有道理的,但这是个无解的问题,林朝也没办法。
人亡政息的局面,贯穿了数千年的历史,谁也没办法解决。
为解除刘备的顾虑,林朝满脸真诚的拱手道:“玄德公,诚如友若所言,这天下没有一成不变之法。而人生天地,寿非金石,也终有归去之日。后辈若是无能,再大的家业也能败光,此非朝与玄德公所能逆睹也!”
老刘,看开点吧,身后事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再者,林朝相信,这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制度,只有不懂得权衡利弊的执政者。
九品官人法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它首重门第。
取才的来源其实不用顾虑,无论是世家还是寒门,只要贤人在位,政治清明,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怕就怕制度会被世家玩坏,变成他们的后花园。
为此,林朝给它上了两道保险。
其一,便是首重德行。
九品官人法选拔官吏的三个特点,门第、才学、德行。
世家想首重门第,刘备想首重才学,两边都说不行不通的情况,那便折中行事,首重德行。
那些世家不是整天标榜自己是有德之人嘛,那首重德行的方案,他们就算心中不爽,也绝对不敢反对。
反正只要不是首重门第,九品官人法就不会变成硬核投胎技术法。世家的崛起就可以得到遏制,寒门的上升通道也不会被堵死。
以现在这个时代来说,算是最合时宜的办法了。
至于这第二道保险嘛,就是最终解释权。
在太尉府中,再开设一个衙门,专门对九品官人法选上来的人才进行最终考核。如此一来,任凭你州郡再怎么玩,最终能不能当上官,还是我说得算。
而且林朝设立了九品官人法后,增添了许多孝廉的名额。看似是给了世家更多的从政名额,实则林朝有自己的打算。
有资格当官的人多了,官位就不够分了。而多出来的这些人,将被委派到地方当低级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