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一视同仁还是因地制宜?(4/5)
见到林朝脸上的笑容,高顺本能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林朝解答道:“一视同仁固然好,但必须建立在每个县的人口青壮都差不多的水平上。诸如有些县,或遇灾、或遭战乱,县中人口可能只有万人不到,你将此县与其他县征发徭役者同等数目,百姓如何肯依?”
“这……”
这个着实涉及到了高顺的知识盲区。
他本能认为一视同仁是对的,但林朝所说的问题,他又无法用一视同仁来解决。
林朝笑道:“子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当如此,治理政务亦当因地制宜。身为一郡之长,你需要考虑得是治下百姓如何存活,如何生产,而非一定要追求一视同仁。
每个县的人口不同,所出的青壮数量自然也不应该相同,至于各县该出多少,自然需要你郡守来调配。而调配的前提,又需要你掌握各县的民生情况。”
说到这里,林朝忽然笑得很开心:“不然,你以为田元皓那家伙只是负责屯田,却为何把自己晒成了炭笔一般黑?”
林朝可以拿田丰取乐,但高顺却不行。
不过刚才林朝的一番对话,却让他真正明白了因地制宜这四个字真正的含义。
“多谢监军教诲!”
高顺极为郑重的一抱拳道。
林朝摆了摆手道:“公义不必客气,现在你总该明白某编写此册的用意了吧。”
昔年,这个小册子被林朝记下那些该算计,该招揽,该毒打,甚至是该弄死之人的名字。
如今,它却成了治理州政的凭据,抚民以生的基石。
“监军远见,末将佩服!”
高顺再次抱拳道。
眼看蓟县将至,林朝将小册子收回了怀中,同时继续开口笑道:“公义,某知你素擅练兵之道,所以便想问一问你。招揽士卒,军中将士选拔,可有出身要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