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巧立名目,瞒天过海(5/5)
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因为彭城原是西楚霸王项籍的都城。
但项籍残暴不仁,犯上作乱,不仅大肆屠城,更是大逆不道,弑杀了义帝楚怀王熊心!
如今主公刘备欲昭大义于天下,这等残暴之君留下的一切痕迹都要抹除,他的都城名字被取缔也是顺理成章。
至于为什么改为萧郡,则是因为此次被纳入彭城郡的土地上,有一个名叫萧县的城池,据传为春秋时期古萧国所在之处。
说到这里,理由已经很充分了。
既然想要匡正天下人心,那么就得尚古复礼,冠以春秋时期古国的名称,岂不是合情合理!
对于这种类似形式主义的东西,王允虽然感觉没什么用,却也感觉没有反对的必要。
见王允看完了表奏,荀彧便笑着问道:“此奏,王公以为如何?”
王允毕竟是礼部尚书,这种改名之类的东西,还是要走一走他的过场。
“此番表奏,倒是合情合理,老夫并无异议,府令独断便是。”
一时看不透荀彧的用意,再加上心不在此,王宇自然笑着应道。
“王公既无异议,那便由礼部起草,撰写一篇政令,某再用印公之于众,也好名正言顺。”
“遵命!”王允拱手道。
至此,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就这样被定了下来。
内府政务繁忙,而此事荀彧也仅象征性的征询了王允一人,再加上改名的地区并不止这一处,所以并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
事罢,政务堂又恢复了一片忙碌的景象,可王允还是有些心不在焉。
直到夕阳西下,快要下值之时,酝酿了一整日情绪的王允,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
只见他站了起来,对着众人一拱手道:“诸位可曾听闻,今日坊间正在发卖一种新式纸张?”
听到这句话后,众人还没什么反应,荀彧却微微皱起了眉头,目光中已然带了三分冷意。
来了,那些人终于要对新纸下手了!
荀彧心中想着,眼神中冷意更甚。
今日毕竟发生了刘备称王这等大事,荀彧本以为王允会缓几天再行动,可他还是低估了世家的贪婪。
这些人,终究是连一天都不肯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