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泰山顶上的谶纬!(3/5)
而且这些流民出身底层,完全可以放心的培养,他们对徐州的归属感极强,将来任用起来也能放心不少。
至于缺的那一千名女学生,也可以从这批流民里面挑选。
“好,明日某便派人去百姓中招收学子,如若成功,元龙可为此次建设学宫之首功!”
眼看让人头疼的生源问题得到解决,林朝自然不吝啬对陈登的溢美之词。
陈登谦虚道:“此乃长史明断,下官不敢居功!”
“不必如此客套,某向来赏罚分明。这份功劳先给你记着,等玄德公归来大封群臣时,某必然替你请功!”
陈登赶紧拱手道:“多谢长史提携!”
……
泰山郡,奉高县。
泰山的海拔其实并不算高,只有一千五百米多一点,比之华夏大地上的许多名山都矮了不少。
但在这个时代,泰山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更是有着精神层面的意涵,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山!
而泰山封禅之礼,自远古时期便一直有传说留存。
昔年孔子曾登泰山,孜孜追寻古之帝王封禅的痕迹,只可惜未有所获,于是传说就终究只是传说。
而真正给泰山赋予了最高神圣意义的事件,还要数秦始皇二十八年的封禅泰山。
始皇帝统一天下后,自认功盖三皇五帝,便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创造出了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呼,并一直流传至两汉。
以始皇帝之气势,听闻泰山乃天下第一山后,又岂能不登临绝顶?
所以嬴政便在在位第二十八年之时,举行了一次泰山封禅。
可泰山封禅的传说由来以久,礼仪也就愈加繁多。
秦朝以法家治国,对礼仪方面不怎么懂。于是始皇帝大手一挥,便召集了近百位饱读经书的儒家博士,来负责封禅泰山的礼仪细节。
可孔子死后,儒分为八。
这八脉传人众说纷纭,各有道理,并不能讨论出一套统一且值得其他人信服的礼节。
始皇帝被这群人吵吵烦了之后,又是大手一挥,让他们都闭嘴。
朕受命于天,又何必听你们这些腐儒之言!
于是,始皇帝不纳儒家之言,自己创造出了一个封禅泰山的规格。
儒家一看,顿时急了。
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能不按套路出牌吧!
可秦法森严,他们不敢明着反对,便只能在私下议论。
好巧不巧的是,秦始皇的这次封禅并不顺利,在登山的时候突遇暴雨。
也就是说,整场封禅的礼仪并没能如期举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