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使君高义(5/5)
贾诩和郭嘉当即也学着林朝的模样,对刘虞躬身行礼道:“使君高义,在下佩服!”
刘虞摇头苦笑,做了这个决定之后,整个人都变得空落落的,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受。
乱世之中,人命贱如草芥。哪怕是一时风光无两的诸侯,瞬息间也可能成为阶下之囚,甚至兵败身死。
急流勇退也好,不仅能安度余生,也能青史留名。
松了一口气的刘虞,又把目光放到了那两封天子诏书上:“子初,这两封诏书……是何意思?”
权势是没有了,争取一下退休后的待遇不过分吧。
林朝此时心情大好,当下便开口笑道:“这两封诏书,愿意接哪一封,全凭使君抉择。”
“何为抉择?”
林朝解释道:“使君高风亮节,若愿数日后启程回长安,天子愿拜使君为太尉。可若是……”
“若是如何?”刘虞赶紧问道。
三公再高,也只是臣子的巅峰。王位就不一样了,那是可以世袭的东西。
“方才某已经说过,我家大王此行北上征讨胡虏,使君在幽州十数年,素以圣贤之道教化乌桓,乌桓诸部皆对使君敬若神明。
倘若使君愿意出使乌桓,说服乌桓大人与我大军并力击破鲜卑,自是大功一件,建国称王不在话下。”
闻言,刘虞忍不住抚须得意道:“子初言重了,某在乌桓中的确有些声望……”
刘虞在军事方面,不能说是人菜瘾大,至少也是个一窍不通。
但他治理地方的能力,那是真的厉害。尤其是以怀柔政策对待异族的成果,不可谓不惊人。
在刘虞出任幽州牧的这么些年里,尽管他并没有派大军征伐,但乌桓人非但没有入寇,反而忠心耿耿的助刘虞抗击鲜卑人。
甚至在原本历史上,刘虞征讨公孙瓒时,仅振臂一呼便召集了十万余人,这其中有三成可都是乌桓人。
而等到刘虞死后,鲜于辅纠集兵力为刘虞复仇时,乌桓人也充当了主力。
虽然老刘家的人素来有人格魅力,但做到刘虞这程度的也不多见。
眼看马屁拍成功了,林朝赶紧趁热打铁道:“但不知使君可愿出使塞外,说服乌桓与我大军并力鲜卑胡人?”
刘虞立刻正色道:“征伐胡虏乃国之大事,某自是当仁不让!”
“使君高义,在下佩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