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冢中枯骨袁公路(2/5)
不过等待他们的,却不是什么好下场。
孙策虽然狠狠搜刮了一番,但毕竟没怎么杀人。
徐晃和太史慈就不一样了,刚进城就抓捕了一批世家大族,甚至将其中一些人公开处决。
理由很简单,这些人都是叛国逆贼。
昔年徐州与袁绍大战,可以算作诸侯争锋。
彼时的袁绍,正是大汉的骠骑将军,而刘备亦是太尉,双方无论如何攻伐,但都自认汉臣。
就算袁绍战败,麾下也能转投或归隐以自保。
曹操战死,但他一生自诩汉臣,所以也能落得个体面。
但袁术可不一样。
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袁术自从僭越称王的那一刻起,便不属于大汉臣子,而是反贼。
和当年的张纯、张举一样的反贼!
而刘备又已践祚称帝,拥有法理上的正统性,但凡不肯归顺之人,都可以打为叛逆。
徐州素来善待俘虏,但并不包括反贼。
至于这群世家大族,不仅不规劝,反而在袁术称王之后担任高官,所以少不了一个从贼的罪名。
这是在开战之前,便已经定下的基调。
对于这种人,自然没什么好客气的。
于是,徐晃和太史慈在汝南举起了屠刀,剿灭了最后一波敢于反抗朝廷新政的世家大族。
至此,汝南郡重新纳入朝廷版图。
而袁术的三路援军,也只剩下了吕布一路而已,尚且龟缩在西平县,不知意欲何为。
……
宛城。
如今的南阳,再不复之前帝国南都的繁华景象。
三月围困,城中早已断粮,百姓们自顾不暇,肌膏草野,甚至易子而食,析骨而炊。
府库中倒是还有堆积如山的粮草,都是当初袁术从百姓家中搜刮而来,准备运往前线的,只可惜现在却没了用处。
摆烂的生活还在继续,袁术每日沉溺酒色,要不就是拿着传国玉玺静静端详,丝毫不提城外的战事。
而当他得知曹操自刎后,整个人愈发绝望,索性破罐子破摔,再也不想理会这令他难受的战局。
如此情况下,城中官吏很难不生出别样的心思。
比如王府长史张昭,这位带投大哥级别的人物,便数次劝谏袁术向城外朝廷大军投降。
只可惜袁术耳根子虽软,手段却不软。
纵然沦落至此,高贵的出身,和他心中那点可怜的自尊心却不允许他投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