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学院开典(2/5)
这就是大儒名望的影响力,孙奇逢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将稍稍透露一点,就能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士林。
农学和工学方面,宋应星和徐光启更是严格把关,基本上都是单独面试的那种,耗费的时间是最久的。
但取得的成绩效果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当然他们这些人当中没有文化不识字的也在大多数。
因为他们都是匠户或者农户出身,家里的条件根本无法支持他们去读书写字,他们今天能有这一身本事大多是来自于上一辈的言传身教和多年的经验。
医学的主官是李时珍的孙子李长文,他是非常严谨的一个人,他在考核挑选学员之前,要将每个人的资料详细了解一番。
首先得有一定的医术基础,其次是人品方面,得确定这个人心无邪念、德才兼备才行。
而军学,这第一批的学员招募,朱由校并没有向民间开放,而是从那些勋贵和世袭锦衣的后代当中进行选拔。
京师几百个家族,除了英国公府的张世泽没有参与考核,最后能通过考核的人不到二十个,而就是这么一点人,朱由校都两次放低了标准,由此可见,大明朝的武勋贵族是烂到何种地步。
而就是这区区的十几人当中,竟然有一半是世袭锦衣的那些人,那些公、侯、伯府上的人,大多一无是处,甚至有一些连军弓都不认识,简直可笑至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