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4/5)
京师的这些勋贵当中,真正名副其实握有军权的就是英国公,从张辅开始,世代提领着京营的军权。
文官们不是没有想过要去抢夺,只是办不到而已,这也算是皇帝最后的遮羞布,留给勋贵最后的颜面了。
可纵使英国公执掌的军权,却也不能随意指挥调动,同样需要圣旨和兵部的文书才可。
之所以会是双方共同执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将官的任免权和军队的粮响供应掌握在文官手中。
这也是朱由校宁愿自己出钱出粮养兵的原因,粮响就是军队的生命线,如果粮响断了,就算你天天和军士同甘共苦、打成一团也没有用。
大太监汪直为何要开创武举制度,因为他在另辟蹊径,企图将这些原本属于皇帝和武官的权力从文官手中夺回来。
可惜的是他失败了,宪宗皇帝的殡天实在是太过突然,没有了皇帝的支持,他一个太监怎么能唱起这个独角戏呢。
到了万历年间,文官、勋贵、武将、太监狼狈为奸,勾连在一起蒙骗皇帝,大量吃空响喝兵血,京营彻底废掉了
历史上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进攻北京时,京师根本没有二十几万大军,京营早就是空盒子了。
京营仅有的那点具备战斗力的兵卒全部被抽调去了南方镇压农民军,陆陆续续有好几万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