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漕运总督(3/5)
最为离谱和关键的是,漕运总督手上是握有兵权的,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倚仗和皇帝所顾忌的。
在景泰二年之前,大明朝是没有漕运总督一职的,因为在景泰年之前,漕运对于大明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只有漕运总兵官和漕运参将,是朱棣在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后设置的。
总兵官和参将的府衙大本营就在淮安这座关键城池当中,统筹全局。
总兵官跟参将这两个职位的人选,也和南京守备是一样的,只能由勋贵来担任,就连武将都不行。
目的就是要将漕运紧紧的抓在自己的手中,事实证明,朱棣的预料是完全正确的。
一直到景泰年之前,运河一直都是畅通无阻,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现在的情况,动不动就是哪里堵了,哪里需要疏通维修,向朝廷伸手要钱。
可自从土木堡大败之后,一切都开始改变了,蒙古骑兵时隔八十余年再次跨过长城,入侵汉地。
这些强盗马匪的肆意抢掠和破坏,完全摧毁了北方几省的农业基础,百姓因为战乱而民不聊生。
而当时的国都京师,也刚刚经历一次大规模的保卫战,各地的调派而来的守军,以及流窜逃亡的百姓都是要粮食吃的啊。
当时的京师乃至整个北方,各个地区互不相通,也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粮草来维持保卫战所急需的粮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