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三年发展大盘点(3/5)
杜紫藤深施一礼,过来汇报:“回主公,是我们种的。目前徐州境内的官道、村道两旁种植了梨树、柿子树三百万棵。河流、滩涂、种植杨柳树一千多万棵。推行泡桐、桑树、山楂、樱桃等经济树种两千多万棵。而且还没有统计民间百姓自己培养苗木种植的,过一两年咱们徐州只要一到春天那就是百花争艳,万紫千红。”
“杜主薄辛苦了,道路两侧为何全部用果树绿化?我看那果树未曾矮化修剪,长得又高大,将来结果恐怕也不好采摘。”
“回主公,这些果树林是林木司和民户司共同发展种植的,道路两侧的遮阴为主,果实成熟的时候,行人可以随意采摘食用。未开发的荒野地为基础种植的,叫做温侯林。这些果树平常年月没多大用途,结的果子大多是喂了鸟兽。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以后就没有天灾了,一旦遭遇天灾,这是柿子、水梨等果树的林子就成了救命的稻草。”
吕布不由得赞叹:“杜主薄做的好,这些平时无人问津的果树,到了灾年就成了救命稻草。”
而且这个杜紫藤还挺会来事,荒山野岭的种些果林命名为温侯林。
现在徐州吃温侯米、温侯瓜,温侯菜。穿的温侯棉、用温侯车、温侯水车、温侯井、现在又多了一个温侯林。
吕布名望如日中天,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算是稳如泰山了,宣传队明里暗里的宣传,潜移默化的教育。更为主要的是实打实的好处,原来都吃不饱穿不暖,现在种了吕布推广的粮食、棉花都能吃饱穿暖了,这就是巨大的变化。
当然,口碑虽然重要,但是也是如同浮萍一般,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手里的军队。
对军队加强训练和思想教育才是吕布纵横天下的跟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