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龙凤古琴(1/5)
古琴是华夏文明中拥有古老历史的乐器,也是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
它弹奏出的旋律如同一种语言,一种高尚的艺术。
古琴艺术的传承不仅是在琴派、琴史、琴者、琴谱、琴曲之上,它还体现在古琴的制作工艺之中!
古琴最初便是参照自然生灵之结构制作的,整个琴身与凤身相应,也与人身相应。
它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正是这些部位才让古琴有了生灵的模样。
“琴头”上部为额。
额下镶有用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它是琴的最高部分。
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
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便有了天地之万象。
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
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
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
自腰以下,为“琴尾”。
琴尾镶有刻着浅槽的硬木为“龙龈”,用以两端架弦。
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