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要变天了(2/5)
因为他以丰富的社会经验告诉世人,“一思”基于义,是人们的直觉反应,是基于本能的,道德的判断。当人们面临一种情况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这件事该不该做。“再思”基于势,是人们对形势的判断,这是一种审时度势的考量。这个时候就开始背离最初的直觉,经过“再思”之后,有一些符合正义却不被形势允许的做法被排除掉了。“三思”基于利,是人们对利益的判断,就是琢磨这么做值不值得,做了有什么好处,这样就完全背离了最初的直觉。
孔夫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是提倡仁者爱人,君子当仁不让于师的,义利二字是先义后利,三思的结果是走向了义的反面,当然为孔夫子所反对。
刘病已没想到刘弗陵心中的这句话刚才竟然思索了一刻钟的功夫才问出话来。
这下子终于找到了刘弗陵英年早逝的缘由:思虑过甚。
太谨小慎微了,活得不够洒脱。
刘病已很想劝慰他:对自己好点儿,干事儿爽直一点儿。心机深了,对心神伤害太大。
但人的秉性可不是一两句能说得动的。
何况对这个未来的储君言语,会不小心被躲在一旁进行笔记的人记在小本本里,回去后被刘彻翻看。
刘病已微微躬身,说到:“圣人言: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小人穷苦惯了,也在这乡野里呆习惯了,已经适应了这种散漫无忧无虑的生活,无福消受皇家的瑰丽生活,还望您收回命令。”
刘病已开口闭口不言及刘彻的病症,要知道下人随便言及陛下的病情那可是要杀头的。他作为陛下的亲儿子,说说道道,表达一下对他老父亲的关切,自然是无什么大碍,还能体现他对老人的孝顺之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