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文人楷模(3/5)
众人被刘病已这般一戏谑,闹得心情舒畅,气氛热烈。
有人询问这制度的具体门径时,刘病已详细说到通过乡试、县试、殿试不同级别,层层选拔人才,每一层次选拔一批人才出来,最终获胜的虽然是凤毛麟角,但绝对是天下最出类拔萃的国之栋梁!
不但要靠纸面上的策论,还要接受各级父母官的面试辩论,但不论什么考,殿试中选拔出来的名次,取前十名定官职,委以重任。
“敢问小友,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思路确实清奇,也比较符合普天之下人才皆为皇家效力的目的。不知道这样的制度应该叫做什么名字?”主考官宁秀想通过这个名字入手,找到抨击他的把柄。
在他看来,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怎么会有这般奇思妙想,一定是得益于哪里的言语,若是来自于那些士子之口,便可以德行不配,剽窃他人成果据为己有为由,剥夺倪宽等人的资格,自家兄弟的战队方能安枕无忧。
见刘病已犹豫不决,宁秀更来劲了,他似乎看到了刘病已说谎话正在犯心虚,顿时更追问到:“事物无名则不专,有了恰当的名字,我们才好在文友间相互传颂,最终上书谏言,祈求皇恩浩荡。”
“是啊,是啊!”众人附和到。
连刘弗陵也觉得此妙思也该有个好名字。
刘病已略一沉思,他知道科举制是在隋朝诞生的。开皇三年正月,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旧唐书,杨绾传》中有记载:“进士科起于隋大业中,场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
“将这制度贸然提前至汉朝,会不会有些不妥呢?”刘病已正在思索的时候,突然觉得其他名字也没法概括这制度,更无法取代科举制这样更为贴切的名字。
于是,干脆横下一条心,心里暗道:“对不起了,又泄露天机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