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混淆视听(4/5)
要是真发生大规模挤兑,朱慈烺只能耍赖付给银子了。
而调往战场的粮食,也并不是很充足,仅仅能维持到五月中旬。
朱慈烺已经命令江南全力收集粮食,这个时候青黄不接粮价正是最高的时候,江南的米加已经上涨到九钱银子一石的地步。
而刘若愚开始大规模采购,导致粮价又迅速涨了一钱银子,也就是说现在朱慈烺卖粮食还要贴运费。
就算是贴运费,朱慈烺也不愿意在涨粮价了,粮价上涨,会造成百姓恐慌性购粮,而恐慌性购粮又会加剧粮食库存压力。
其实地主们手里还是有粮食的,他们早已经摸清了粮价的规律,也知道泥腿子这个时候手里的余粮耗尽。
正正是痛宰一笔的好时候,所以大部分地主都会留下粮食等着这个时候,要么卖出去,要么借出去。
等一个月之后新粮下来,价格腰斩,那么借出去的一石粮食,到时就能收回两石半甚至三石。
这里面除了粮价变动的利润之外,还有借粮的利息。
而今年的粮食又格外的好卖,朱慈烺为了收到更多的粮食,特意命皇明银行推出了信用贷业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