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后期(2/5)
这些都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好莱坞制片公司不是不喜欢胶片了,也并不是数字技术优于胶片,而是因为数字技术物美价廉。
非常浅显的一点,一部大概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把胶片展开就有大概三千米,盘起来也要五六个拷贝,而每个拷贝就有五十斤左右。
每次电影要公开放映前,都需要将这些重量惊人的家伙,挨个送到指定的影院中,其中的人力成本就是很大的开支。
数字技术会大大的简化这个过程,前期只需要一块加密的硬盘,就可以装下三四部影片,放映前再给影院秘钥就够了,等到了后期,大一点的院线公司,甚至连加密硬盘都不用了,直接由卫星传片到各家影院。
这其中节省下来的成本太高了,不管是人力资源,就连拷贝胶片的费用都节省到利润里了。
要知道,发行公司的宣发费用中,有很大一部分支出就是电影拷贝。制作一部拷贝的成本在一千五百美元以上,就算是有自己的工厂,照样这也是非常大的支出。
可一个加密硬盘的成本,只需要区区几百美元,而且还能反复回收使用,只要不坏,一块硬盘可以用很多年。
有了这种方便省钱的技术,好莱坞的制片公司们,会抛弃代表传统的胶片,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都收拾好了,韦恩。”
扎克施耐德的话,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韦恩甩了甩脑袋,说道:“ok,让我们回洛杉矶。”
《蝙蝠侠:开战时刻》结束了所有的拍摄工作,韦恩第二天就坐上飞机,返回了洛杉矶。在机场告别了剧组成员后,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庄园。
只在庄园停留了一晚,他就给助理小姐放了假,带上两只金毛,赶回了文图拉县的农场。准备陪父母一起过圣诞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