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山无陵(二)(1/5)
话说魏泽在齐国都城临淄觐见齐王建时,言道:“魏与齐乃唇齿之国,唇亡则齿寒。魏亡,则祸必及于齐。愿同心协力,互相救援。”
相国后胜通过干儿子后利及门客鲁蒙、殷魋等人与秦国狼狈为奸,多受秦黄金,于是秉承君王后对秦理念,力言道:“秦必不负齐,今若与魏合纵,必触怒秦。”
齐王建惑其言,遂辞魏使。自此,齐国按兵不动,仅派出王族使臣田假、田懋,分别与魏国、楚国周旋。
目前,齐国除了要平衡秦、魏、楚三国关系外,内部也正遭受“木正剑”的困扰。木正剑不仅是锋利无比的宝剑,更让人难以释怀的还是武林传言:“木正司春,五岳独尊。”
实际上,武林早有传言:木正剑是秉司春的佩剑。秉司春是三月之神又职司春季之神,就是《月令》所说春季东方的木神句芒。句芒面状正方而青色,方眼无眸,鸟身而有短尾,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辅佐东方上帝青帝太皞(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或者伏羲之后)。
据说,谁得到木正剑,谁就会知晓与五岳功夫有关的一项独步武林的深奥秘籍。然则,这样的神剑现身江湖,真是难以想象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啊!
传说华胥在雷泽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生太皞(又作太昊)。据《吕氏春秋通诠》考证,太皞即是伏羲氏,秦汉阴阳家用五帝配四时五方,认为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后祀于东方,所以为木德之青帝。
太皞为风姓,长得人头龙身,是古代华夏部落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以龙为图腾,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太皞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还有一说,木正出八卦布。也就是说,具有乾、坤、艮、坎、兑、离、震、巽特征的周、韩、赵、燕、魏、楚、秦、齐由于周、韩、赵、燕相继败亡,表明旧的八卦布局将要消失,崭新的八卦局面已经铺开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