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七)(2/5)
珲瑜、丹琳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就着手成立水神宫,试图积蓄力量,为父报仇。
实际上,珲瑜、丹琳本就是习武出身,熟悉由专横跋扈、专精覃思、专权擅势、专欲难成、颛顼巡游、辜神天听组成的六招辜神刀法和基于小狐汔济、济犹未济、出班离位、阴差阳错构建的四重离水神功。
就在水神宫成立的当日,来了一位武功超凡的神仙般人物,这就是珲瑜、丹琳的姑姑、前东胡王胡黑的妹妹、辜神宫嫡系传人、与“风水涣”卦结缘的龙潜功集大成者胡葭。
胡葭因脱离东胡已久,不好贸然插手胡黑、胡野父子床帏之争,以道贺水神宫立派为名表明支持珲瑜、丹琳的态度,并做了详细的安排。其中,胡葭留下了水神剑和一门武功:水润晨星功。
这一年是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国坚决执行“扫北征东”的既定策略,在相继灭亡燕、代残余势力、顺利完成“扫北”任务后,开始实施“征东”计划。于是,秦王嬴政令将军王贲、副将李信率领十万大军进攻齐国。这对王贲来说并不是新鲜事,只不过是“伐楚袭魏”战法的翻版而已。
王贲部接到命令后,经由燕国南渡河水(黄河),进攻齐国,兵不血刃地拿下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随即,王贲部分兵两路,东、西并进。副将李信统领王贲部将祝成、冷苦等西路兵马,攻打平原、高唐、历下(今济南)等地。
王贲亲率东路军,主攻狄县、临淄等地。
李信所部西路秦军以祝成为先锋、以冷苦为先头部队,轻松占领齐国不设防的平原,继而包围了高唐邑(今山东高唐东南)。高唐邑南有漯水;西靠河水(黄河)东支;北临平原,河水(黄河)重要渡口之一的平原津就位于平原与高唐邑之间(平原县城西南约三十华里处)。
西周时,文王分封诸侯,高唐被封为姬姓的用国。春秋时,高唐属齐国西界,也是齐国五都之一,称高唐邑。历史上,高唐就“居中原衡衢”,有官马大道“南通吴会,北拱神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加之受黄河文化的孕育,素有“上古之民朴、中原之士敦”的美誉,很早便成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
高唐属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物产丰富,尤以种植棉花享有盛名。旧志称其“为州民恒产”,“货以木棉甲于齐鲁”,素有金高唐之称。然而,齐国在后胜主政下,即使五都之一的高唐邑既不整军备战,也不设重兵把守。
由于缺兵少将,李信所部西路秦军很轻松地攻占了高唐(今山东高唐东南)。冷苦棍棒显威,击毙了守城将军、王梵的大哥、“高唐斧”王齐,后者是齐湣王时期贤臣王躅的后裔。
王贲率领东路兵马一直攻打到济水北岸的狄邑(今山东高青东南)。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封姜尚于齐,建立齐国,狄邑地属齐。约公元前800年(辛丑年、生肖牛),长狄人入侵,在济水北建鄋瞒国,都狄邑,或曰长狄所居(今高城西北一公里处有遗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