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经略(3/5)
很明显,蓝玉是从一个武将的角度去考虑一些事情,简单粗暴一点对于他来说没什么问题。有人不服,杀过去就好。有人叛乱,带兵镇压就行。至于说什么鞑子之类的,大明兵强马壮的,蓝玉最怕的就是那些鞑子还没看到大明的军队就远遁三千里了。
至于治理之类的事情,他显然是不大在意的,那也几乎是蓝玉根本不需要操心的事情。
李景隆就不一样,对朱允煐说道,“陛下,梁国公所言确实可以解一时之急。只是我大明朝廷必然是要经略西域诸地,便不可让鞑子在那边久留。移风易俗本就不是朝夕之事,留下卫所屯田开户,增加汉人人口,也好以后迁民。”
朱允煐露出笑容,说道,“表兄所言正和咱的心意,到底是谋国之论!”
不让李景隆直接带兵打仗,那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让他当好一个参谋、让他出谋划策的,这其实没有太多的问题。李景隆虽然没有全盘学下来李文忠的本事,但是对于一些大局的掌控,还是要比很多中高级将领强。
除了个人的天资之外,也是因为李景隆多少也是皇亲国戚,看待一些事物的出发点不同。
李景隆颇为振奋,继续说道,“秦汉之时,西域诸地便是诸多小国。魏晋之时中原动荡,西域诸地更是脱离掌控。就算是盛唐之时,虽有西域都护府镇守,只是西域诸国也有不臣服的。再者就是两宋之后又是蒙古人,那边蒙古人统治很久了。”
可不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嘛,西域那边本来民风、习俗就和中原有些区别。再者就是虽然很多朝代也是在尝试着经略西域,不过有些时候收效甚微。再者就是蒙古铁骑席卷天下之后,西域之地很多都是被蒙古人统治。
现如今的鞑子还有汗国,就是在帕米尔高原盘踞。蒙古人对西域的影响,实际上是远超明朝朝廷的。而且那边的民心也未必归附,历史上的大明对于西域影响一般。就算是清朝的时候,西域那边的地方也有数次叛乱,大将出征、皇帝亲征都有。
打下来一个地方可不够,经营好也是非常关键的事情。别看现如今大明似乎不完全依赖丝绸之路,但是西域这样的地方可不能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