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鸿鹄之志(5/5)
“那可委屈你了,以后不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了。”李青云早就猜到了杨云贵的选择,笑着望着他。
杨云贵是湖口县多年的癝生,完全有资格参加今年江西的乡试,可是他像上一次一样,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很显然是不想进入官场为官。
说起来也有些可笑和无奈,如果不是生活所迫的话,杨云贵是绝对不会成为癝生的,每三年江西的学政大人会对府县的生员们进行两次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能成为县里的癝生,可以享有朝廷的禄米。
故而,杨云贵这才有闲心帮县里的那些贫苦人家写讼状,否则的话早就被饿死了。
“大人,杨某无心为官,只求当一名吏员辅佐大人。”杨云贵也笑了起来,他早就看淡了官场上的名利,现在只想跟着李青云实现心中的抱负,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官员的流动需要吏部的批准,而吏员的流动就要简单许多,由于吏员不是官,只是平民百姓,故而可以跟随着官员一起调动,相当于幕僚的性质。
只不过各地官府的吏员都是本乡本土的人,很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去外地,与官员们也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故而自然要留在当地了。
“悠远,要当就当天下第一吏,名留青史,也不枉来了这世上一遭!”李青云知道这是杨云贵的肺腑之言,心中不由得万分感动,用力一拍桌面,高声说道。
“谨遵县尊大人教诲!”杨云贵闻言冲着李青云一拱手,豪情万丈地回答,双目中禁不住流露出了一丝憧憬。
他知道李青云并不是在说笑,如果他成为大明的天下第一吏,那么李青云肯定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重臣。
李青云的这番话不仅是在激励他,同时也是在自勉,向杨云贵透露出了鸿鹄之志,也为人生立下了一个追求的目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