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进京(3/5)
周征在酒桌上感到非常高兴,他没想到李青云这么快就当了监察御史,使得他在那些勋贵重臣面前着实长了一回脸,要知道都察院的门槛很高,可不是谁都能进去的。
而且,都察院的那些监察御史们时常找京城勋贵重臣的麻烦,上书弹劾他们的种种不端行为,如果不是永乐帝护着那些勋贵重臣绝对会被弄得很狼狈。
如今李青云进了都察院,成为了一名监察御史,周征也算是在都察院有了自己人,以后遇到什么事情的话也有了一个转缓的余地,不至于闹到撕破脸皮的地步,毕竟那些监察御史们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相互间也讲究同年、同僚之谊。
第二天一早,李青云在绿萼的伺候下穿戴整齐,先去吏部报道,然后拿着吏部的文书去都察院上任。
吏部里有几名李青云的同科年谊,在他等待办事的时候纷纷前来看他,恭喜他来京城任职,谁也没想到李青云竟然这么快就回了京城,而且还成了正六品的监察御史,是辛丑科的进士中擢升最快的人。
尤其对李青云在面对崔辉的威胁时吟出的《石灰吟》,那几名同科的年谊是赞不绝口。
随着崔辉和杨德民恭请圣裁的纠纷,这首诗已经传遍了京城,众人都清楚了崔辉当日在公堂之上对李青云和绿萼的逼迫,这不仅使得崔辉有了酷吏的恶名,而且也彰显了李青云不为权势的崇高气节。
尤其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使得文官们极力推崇,也也使得京城的那些位高权重的士大夫记住了李青云的名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崔辉对李青云的这次发难无形中成就了李青云,令他在京城的文武百官中崭露头角,博得了一个良好的名声。
承天门和大明门之间中心御道的东西两侧建有连檐通脊七百步的千步廊,东接长安左门,西接长安右门。
千步廊两侧各有丁满丁满0间朝房,另外前段向东西延伸处各有34间北向朝房,以供文武百官上朝时休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