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内政调整】(2/5)
“得先生之助,大事可成矣。”赵瀚非常高兴。
宋应星这种明白人,真的不用多劝,让他自己观察施政便可。他那几遍文章,指出大明各种关键问题,而赵瀚的施政则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可谓,一拍即合。
历史上的宋应星,做了几年教谕之后,家里出钱给他买正八品推官。只干了两年,自己辞官归乡。后来又被举荐为知府,不但不贪,反而捐钱恢复府衙、修复书院,干了半年同样辞官。南明小朝廷征召他,宋应星干脆推辞不就。
宋应星对大明已经绝望,因为他看得太透彻了,完全提不起做官的心思。
赵瀚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看来是倒行逆施,在宋应星看来却能够匡扶天下。他那篇论财的文章,反复使用“剥削”、“割削”等词汇,对大户盘剥小民深恶痛绝。
赵瀚干了他不敢干,甚至不敢去想的事情!
赵瀚把宋应星拉到旁边私语:“君知火铳铸造之法,亦知火药制造之法,可否为我铸造鸟铳?”
宋应星拱手道:“请出兵北上,速速占领分宜、新喻二县。”
“春耕之后就出兵。”赵瀚爽快答应。
这听起来很扯淡,赵瀚过年的时候,刚从那边撤兵回来,现在又要杀回去?
但是,想要打造火器,就必须出兵!
朱元璋在全国设置十三个冶铁所,其中,一个在新喻,一个在分宜,全都是赵瀚的邻居。
两县的冶铁量相加,占据朱元璋时期,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洪武六年数据)
田有年之所以有钱练兵,除了找地主之外,还有就是分宜县的冶铁收入。
明代允许铁矿私营,分宜、新喻二县的官营冶铁所,早就已经名存实亡,现在全是私人铁厂,知府有很多办法可以搞钱,无非得罪占据铁矿的士绅而已。
“赵先生,好久不见!”费映珙抱拳问候,在那儿挤眉弄眼直笑。
赵瀚也笑起来:“原来是四叔,咱们先过河,有事晚上再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