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458【认怂的钱谦益】(2/5)
心学方面,宋代陆九渊,明代王阳明。
赵瀚又问道:“罗王二人,可曾有过交流?”
李邦华回答:“两位先生时常通信,争论心学与理学。只是学术之争,并未有过交恶,甚至是惺惺相惜。”
罗钦顺、王阳明两人,年轻时都笃信佛学,中年又都厌弃佛学。一个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一个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在生命的最后十多年,一直在跟罗钦顺通信交流,彼此都想说服对方,但彼此又都没有成功。
赵瀚愈发感兴趣,问道:“这位罗先生,如何看待气理?如何看待道器?”
对于这个问题,陈茂生等读书少的大臣,坐在那里没有什么特别反应。
但是,以李邦华为首的儒士,却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陛下终于还是问道了,陛下终于请教儒学了,今日相当于经筵大会啊!
开国以来,破天荒的第一次!
庞春来笑而不语,眼睛半眯着,似是坐着睡着了。
李邦华起身回答道:“罗文庄公(罗钦顺)认为,气理为一物,而理一分殊也。又认为,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器亦道,道亦器。”
赵瀚顿觉莞尔:“我明白罗王为何齐名了。”
王阳明改动《大学》的“新”、“亲”二字,是要从朱熹那里抢夺四书解释权。
罗钦顺此人也很猛,直接推翻朱熹对于气理、道器的理解。这是从理学的核心构架上,绕过朱熹重新解释理学,让理学更具有实践指导性。
王阳明、罗钦顺,一个心学,一个理学,其实殊途同归。
他们的理论,在明末被结合起来,于是诞生了黄宗羲、王夫之这样的思想家。
赵瀚这个反应,却让大臣们很沮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