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考试和接人(2/5)
在所有人的意识里面,炮兵就是炮兵,它的威力表现在于,组建一个炮群,然后看到大概目标所在,轰平它就是。
看不见的呢?
炮火延伸就是了,至于延伸过后能不能打到人,只要炮弹够多,来回犁过去,就不信轰不平目标。
炮火洗地这种做法,是北边毛熊老大哥经常用的,也是欧洲战场经常用的,但是在亚洲战场不行。
在亚洲,日本人算是有钱的了,他都不敢这么浪费炮弹。
更别说,作为一个当时算是穷国的中国。
谁敢这么用炮弹洗地,想上军事法庭,是不是?
其实火力引导打击这个战法,小日本在南京的时候已经用过了,他们吊起一个一个气球,由气球上面的观测人员告诉南京城里面的大致防御部署,然后由炮兵进行针对性的区域轰炸。
性质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局限性比较大,跟刘强上高的山头发旗语一样。
如果他们不在高的地方,别人就看不到旗语,如果上了高地方,又容易暴露,让人有所防范,或者对他进行反击,炮火覆盖等。
这也就是在南京的时候,没有高射炮够得着,否则那些气球不过是一个又一个一点就炸的炮仗。
不过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就是那些气球因为躲着足够远,观测以及报位置的时候还是挺模糊,跟陈潇的学生现在真的是点对点的打击,很不一样。
所以,侦查引导火力打击人员必须要近,要隐秘。
但隐秘之后呢?传递消息就成了困难。
难道要每个观测小组都配一个小型电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