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故人相见(4/5)
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绵州乌蛮的安置问题,
按照先前的协议,陇右军履行完出兵绵州驱逐郭氏叛逆的义务后,乌蛮族也必须履行他们的义务。
其族长拜领大唐策封的官职,接受大唐在名义上的管理,且每年向大唐军队提供不少于两千的青壮兵员。
乌蛮族长已向田神功表示,他和族人一定会遵守诺言。
等候齐王李倓回信的过程中,杨错也和乔琳、崔佑甫等人商议如何以此次大胜为契机,从内部瓦解郭英乂。
山南道,襄阳,节度使府。
厅内一片哗然,众文武议论纷纷。
议论的主题正是先前陇右道使者传来的惊人的消息,大唐陇右节度使、当朝驸马杨错,再次在龙州痛击郭英乂。
郭英乂的水、步两军皆几遭灭顶之灾,甚至连统兵大将邓阳也战死当场。
山南道的众人,甚至包括节度使张献诚在内,对这个消息都大感惊愕。
山南军与剑南军份属宿敌,彼此间的交锋断断续续,绵延数月。
但非常可惜,山南军几乎从未占过上风,前不久更是十五万大军惨败收场,所以山南道群僚比谁都清楚剑南军的厉害。
但同样的剑南军,居然接而连三地在陇右军遭受重挫。
梁崇义甚至怀疑陇右道传来的战报有假。
张献甫指出,陇右道与山南道之间同属于大唐朝廷又不是隶属关系,根本没有必要假传捷报,而且剑南军是否惨败只需派遣细作打探确认一下即可。
张献诚也相信陇右道不会以此来欺骗自己。
那么,接下来所要考虑的,就是陇右道通传捷报的用意了。
张献恭认为,陇右道这样做用意非常明显。
督促张献诚出兵剑南,一举荡平郭英乂。
如此一来,陇右道既遵旨行事,又可彻底消除郭英乂的威胁。
张献甫赞同弟弟的分析,认为如果剑南军的战损情况果真如陇右战报中所言,那张献诚就应该“乘他病,要他命”,再次出兵剑南。
乘郭英乂无暇恢复军力的良机,一举夺取庐州、梓州等州,彻底解决郭英乂,完成朝廷的下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