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煽风点火与火上浇油(下)(3/5)
“库房里有多少刀枪?”
“回主公,有各式刀一万六千余把,各式枪头三万一千二百余根,各式剑一千余柄,另有倭刀四千余柄,上等苗刀三千余柄。”
听了仓库里储存的历次作战缴获的旧杂式刀枪数字,守汉满意的点点头。这些刀枪,拿来装备部队的话,部队看不上, 而且尺寸庞杂,与南中军的训练要求差距较大,而要是交给各处屯堡移民的话,则又有些浪费,特别是不久前从刘香团伙手中缴获的那些武器,俱都是上好的倭刀,发下去让屯堡移民使用,实在是明珠暗投了。这样一来二去这些武器便在库房里越积越多。如果要是回炉的话,确实又有些可惜,这些刀枪便成了南中军心目中的一块鸡肋。如今这块鸡肋,却有了大用场。
“这些刀枪,倭刀苗刀之类的,送到太平洞兵工厂,好生的养护打磨一番,涂上油,年后交给李二公子运到广东。卖给那些起义抗粮的百姓。”
“卖?卖给那些抗粮抗税的?”
守汉对于广东腹地发生的抗粮抗税风潮给的评价和定位令人很是不解。在南中,莫要说你敢暴力抗税,你敢少交一文钱试试?你敢偷漏一文钱的税款试试?
可是为啥事情到了广东,主公的态度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了?
“哦!对!你提醒的对!”守汉仿佛是如梦方醒一般,拍拍那名仓储司官员的肩膀,很是夸赞了几句。
“那些起来抗粮的人,都是最苦最苦的做田人,他们哪里去找钱来买我们的刀枪?唉!谁让我心肠软呢?咱们总不能看着他们被那些官兵如同杀鸡一样的给杀了吧?”
那仓储司的官员欲哭无泪,本来是打算提醒一下守汉,对于这些暴力抗税的人不能给予支持,却不想变成了提醒守汉,这些抗税的人手头不富裕。其实,哪里会不富裕?他们打劫了那么多的村镇圩子,哪个圩子里不能打扫出几千两金银来?
“回头让李二公子派人和这些头领们接触一下,告诉他们不要杀戮过重,可以把他们不喜欢的人送到左近与汉元商号有往来的铺子,集中起来换刀枪器械!”
一项被人或是称为活人无数,或是被骂成最不道德的人口贸易的活动,就这样在守汉的签押房里出现了雏形。
几个营务处的参谋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眼睛里满是对熊大人和他那些衣甲器械都不太齐备的士兵的同情。“这些起来抗粮的人本来就只有拼死向前一条活路,如今再有了主公的刀枪器械,只怕该说自己命苦的是那些前去围剿的官兵了!”
但是,没有等到这群人表达完对于熊总督的同情之心,守汉的又一个手段新鲜出炉了。这个招数一出,顿时让人们提起熊总督来都是一脸的悲哀之色,在脑海里不断的去分析,这个家伙是如何得罪了主公,主公要如此的对待此人?
“从凤凰、近卫、玄武、麒麟等营中抽调出至少500个甲长,100个队官,40个哨官,5个营官出来,另外,营官、哨官可以带一队一甲兵在身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