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张小虎的礼物(4/5)
如今,将近六七万人口的移民,被沿着海岸线分布在十州的东北部、东南部、西部地区,并且,居民点不断的向内陆和东部推进。
只要加以时日,耐心的耕耘,十州这块已经放在李守汉荷包里的大陆,迟早会是另一方天地。
“主公您请看,属下和部下们仔细勘测,觉得往十州移民屯垦的航海线路,可以分为东西两路前往。东路是以广州、泉州、福州、厦门等处为核心,向周围的港口发散,便利附近的百姓移民登船。西路便是我南中的顺化、河静、柴棍、湄南河等处港口,方便官员、军队、粮草器械转运。”
除了东路要在吕宋岛稍事停留,有些百姓上船继续南下之外,便是要在苏拉威西岛海港万鸦老,之后更是文人笔下的新柯沙里故地、小巽他群岛最东端的图图阿拉,终点站便是大洋洲北面隐藏在大片海岛之后的港口——被张小虎命名为丰顺口,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达尔文港口一带。
沿途总共两千余海里的漫长海路,被分成了若干段。平均下来,单个线路最长不过五六百海里——大约等于广州到福州的海路。
“主公,沿途的这些岛屿,属下已经命人打扫干净,提前做了布置。”张小虎的话说得轻松自如,但是,李守汉却很清楚,这条地狱三头虎督率着分舰队配属的水师陆营和水兵,将沿途各地岛屿进行了一番洗荡。那些怀有敌意较为强横的土人部族,几乎无一幸免的变成了尸骨或是奴隶。他们原有的家园,皆成为了驻扎警察和水师的营房,岛屿上修建了港口、仓库,储存了必要的物资。
“若是从福建登船的移民,到你说的十州东南部的绥德州,大概要几日?”李守汉指着地图上的一片区域,用食指和中指指点着被张小虎染成一片淡黄的地域。
所谓的绥德州,不是李自成的老家邻居,以绥德的汉而出名的陕北绥德,乃是位于十州东南部,原本应该是被称为新南威尔士州的所在便是。这是更是小麦的主产区,连绵数千里的小麦种植带。
“以海船日行数十海里计算,不同的班次有着不同的补给和停泊地点,若是计算下来,一站到下一站也就三四天时间。咱们船上又有淡水舱,储备了大量的清水和甘蔗酒,孩儿们还在船上发豆芽、做豆腐,沿途又有各种蔬菜水果补充,只要半月时辰,便可以从福建到了十州海面。”
说起了绥德州和兴化州两处,顿时让张小虎打开了话匣子。
这两处分别位于东南部和东北部的州府,占据了十州地面偌大的一片土地。这里安置了将近五万人口的南中移民。还不包括张小虎在沿途岛屿捕捉的各种土著部落的俘虏充当的官奴。
“这两处地方,虽然眼下蛮荒,不过,倒也是一片万古未曾有人开垦过的好地方。”
这里有天造地设的万里良田可供开垦,并且有足以停泊数万艘大小船只的天然深水良港,除了这些,地下埋藏的上等煤炭和银矿也有些苗头被移民惊喜的发掘出来。
“属下粗粗的命人勘察了一番,从海边到内陆,有千余里的土地可以用来播种小麦,据先期到此的移民讲说,这里的气候决定了麦子要在每年的四五月播种,九月到腊月收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