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雕栏玉砌应犹在(九)(2/5)
或许从坐上这个位置开始,就已经没有可以相信的人了。
还记的刚刚醒来的那一会,看到魏忠贤说了一句“我可以相信你吗?”
可后来?
即便是相信,该杀的时候,也一样会杀。
好从来都不带犹豫的。
崇祯面对李长庚他们的时候,就只能用更加巧妙的办法,来平衡权利,一时就有了李定国。
可这样就放心了吗
依然没有。
于是就有了骆养性,被一分为二的锦衣卫和东厂,进行了打散从组,虽然要内耗不少的力量,短时间内也不见得能够发挥多少实力。
可这些都是必须的。
如此种种,一环套一环,看起来整个变法之后的朝堂之上,一派风平浪静,风轻云淡的模样,可事实上真是如此?
没有哪位大臣会天真的以为,变法之后的朝堂,就真的么了所谓的党争,正如皇上刚刚说的吃不言睡不语一样,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在争,只是用的手段不同,争的东西不一样而已。
话题扯得有些远了。
崇祯看得分明,心里也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把刷子。
他的这些稚嫩手段,不一定能够笼络住所有的大臣和将军们,可只要大明没了造反的土壤,即便是有人煽动,也不会酿成多大的祸端出来。
“臣觉得,造铁甲船可以先缓一缓,楼船现在也还够用,只要能够给楼船装上火炮,在大海上也不会有多少人敢于挑衅。”
造铁甲船,听起来不错,可需要的财力也是不容小觑,别看现在变法之后的大明财政还不错的样子。
可花钱的地方也很多啊。
要是军队的军费,皇上放手给了国库,这就又是一个花大钱的地方。
崇祯点了点头,知道李长庚还是看的出来铁甲战舰的好处的,只是暂缓执行也是老成之举。
而且大明内患还没有清理干净,外患的建奴也在虎视眈眈,就是不知道那些已经被皇太
极收拾了一般的蒙古人,是不是会借着这个机会偷袭建奴。
或者偷袭大明。
两者都是蒙古人的世仇,就看谁的仇恨值更大了。
“臣也觉得需要缓缓,天津卫的造船厂还需要更多的积累造船经验,而且现在沿海地区,到处都缺捕鱼的民用船只,他们可以先造民用的,同时也可以造一些楼船作为海船的补充。”
李定国挠了挠头,不缺定的接着说道:“另外还可以在陆地上先弄出驱动船只的动力,想来海上能行,换成陆地上也应该能行,到时候架上马车可就要省下一批牛马了。”
骆养性弄不懂这些东西,一天到晚的分析情报,都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
正想着是不是从内部提拔一批人手,也组建一个类似于参谋部的组织,以此来查漏补缺,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崇祯眼前一亮,心中暗道:古人不是不聪明,以前只是见识少了一些,若是开阔了眼界,自己还真的没有东西,可以拿出来相比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