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第一百三十九章问君能有几多愁(十一)(2/5)

目录

皇上后继有人才能避免像上一代皇帝朱由校,忽然身亡,面临着找继承人的难题。

好在天不绝大明,还真被他们找到了一位更好的皇帝。

可不是每一次都会有这么好的运气的。

所以培养一个继承人,才是真正的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

当然也是为了他们的一身军功,此时崇祯还在,还重视着军队,可要是崇祯不在了,谁又来继承皇上的遗志?

虽然有些杞人忧天,可不得不防啊。

京师到天津卫的道路快要修通了。

历朝历代没有多少皇帝重视修路,而现在因为修路体现出来的好处,所有人都已经感受到了。

物流的加速,可以省却很多消耗在路上的成本。

给百姓干活可以拿钱的机会,也养活了很大一批没有土地,或者土地很少的家庭。

因此而带动的消费能力,让沿途食物的村子跟着受益。

钱财就只这么一流通起来了,立刻就进入了一中良性的循环。

那些被抄家的大臣们虽然是修路的次要力量,可也看得到路被修好之后的好处。

这些人一开始还会说几句崇祯的坏话,可后来渐渐地就是一些酸话,这样的丰功伟绩要是从他们的手上执行下来。

那么肯定会大吹特吹。

然而是从一些没有考过科举的那些人手中执行出来,就让他们不爽了,可他们现在是罪人,而人家是高高在上的大明官员。

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到了后来,好处正在以肉眼可见的上升着。

这些人就更加沉默了。

他们喊着的治国平天下,大多数人喊了半辈子了,都没有成功,最后

连同自己都不信了,只在乎修身齐家。

可到头来齐家倒是做到了。

修身却离着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

陈新甲带着史可法,再次找上了韩爌。

韩爌一身的麻衣,正在靠在一处草堆上休息,身边的孩子们喜欢他讲出来的故事,此时正在聚精会神的听着一个叫孟母的人,如何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陈新甲站在不远处的树下,瞧着越发显老的韩爌。

“他现在已经习惯了粗布麻衣,而且也在也只在孩子们面前才不会沉默。”

曾经的内阁首辅,一旦跌落泥潭,似乎和别的老人没什么两样。

“欲望的沟壑不会因为你给的够多就会满足,怨恨的大山更加不会因为施以恩惠就能够消失,这是最近从皇宫之内流传出来的原话,据说是皇上说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会无数异能 美食从麻婆豆腐开始 C级混血种被迫屠龙 我的妹妹超会搞事 荒古帝业 半岛之侠 人在向往,直播乡村生活 穿越之男主个个想杀我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师姐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