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千古兴亡多少事(八)(2/5)
那样他们洪家不但可以留下身后名,自己也能够因为那一间房子被人记住。
孔胤植看了一圈,想说话的人不敢说,不想会说话的,根本就不知道这次开会的议题是什么。
其中明显的就是王冲和高桂英。
忽然他看到了朝堂上还有一个女人在列,仿佛看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似得。
“哈哈”大笑了起来。
引得徐光启,李长庚还有洪承畴,晁刚他们一个个的皱起了眉头。
“皇上对儒家何其刻薄,对我们孔家又何其刻薄。”
孔胤植连续用了两个刻薄,讥讽的语气,让每一个人都是脸色大变,不由得看向了坐在龙椅上,右手支着下巴的崇祯。
崇祯眼睛一瞪,随即莞尔一笑,换了一个身子坐着,根本就没有一点得体的样子,完全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一点仪表都没有。
孔胤植看到分明,眼中的不屑更加浓郁了几分,就这样子的人么能够把一个国家治理好?
那以前的那些坐有坐姿,站有站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皇帝,还不一个个的羞愧致死?
“哦?朕对儒家很刻薄吗?那你说说看,儒家当年对其他诸子百家刻不刻薄?到现在其他的诸子百家,还有多少传承留了下来?”
崇祯对这件事情真的很好奇。
要知道,当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过是需要他们的学术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治国方针。
就这,都有人很快的把其他的学派该赶尽杀绝。
而且到了后世更没有多少人还记得,到底有多少学派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当中。
最多也就在一些史书上,见到一鳞半爪,然后想想一些那个辉煌的盛世。
然后就没了。
崇祯的话,让朝会上所有人都是一怔,他们心中也对儒学是有着恻隐之心的,可想要面对身上日益威严的皇上。
还真的需要勇气。
此刻被解开了儒家曾经气势汹汹,那种赶尽杀绝的样子,再一对比皇上对现在的儒学的态度。
似乎皇上还真的是仁慈了多了。
从头到尾,皇上都没有禁止过儒学,一切都是别人的一厢情愿,说白了,也就是现在科举不考八股文章了。
所有的儒生没了一个拿到金饭碗的机会,因此造成的错觉而已。
面对崇祯的这个问题。
孔胤植回答不上来,他的学问也大多数都还给了书本,成年人都在讨生活,水哦还在意那个。
又不是要著书立说。
捧着先辈金饭碗要吃不好吗?
何苦为难自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