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千古兴亡多少事(九)(4/5)
更何况现在有了火枪这种利器,更是防不胜防。
崇祯心中一动,自己好不容易有了出京看看的想法,立刻就胎死腹中,无论如何也要等到大明的内部全部清理完毕才行。
“这一点,参谋部的人已经早就推演出来了,所以咱们需要继续扩军,只是不知道现在国库的金元够不够支持下去。”
不管是打仗,还是搞内部建设,都是需要钱的。
崇祯也找人算过一笔账,现在别看西安府和京师的税收很多,看着是两州撑起来的财富。
实际上,只是他在商业上太讲规矩。
从而繁荣了两州的经济,认真说来,是整个大明的经济中心,都在向这两个方向汇集。
就算是拿下了衮州,要想收支平衡,也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而这个时间最少就是两年。
只有连续两年不间断的修路,不间断的发钱,才能够盘活死水一般的衮州市场,老百姓的手中有钱了,才会舍得消费。
这一点,是和一般的人的想法不同的。
史书上说的“藏富于民”,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当然同时也要兼顾着国库钱财问题,免得经济循环崩溃了,那造成的影响可就大了。
“现在辽东的开市已经开始了,听说生意还都不错,就连开市的主管,也选的很好,就是不知道皇上之后该如何对待熊汝霖?”
饶了一圈,先是谈了儒学,接着谈了天下大势,之后话锋一拐,说的又是熊汝霖。
熊汝霖的事情经过,现在对他们这个级别的人,也不是秘密了。
功劳是有也,可做出来的那种事情,也真的让人无语。
想要权利,就好好的做事,弄这种乱七八糟的,是觉得别人都不懂,还是觉得自己聪明不会被人发现?
好不容易朝堂清净了下来,都在埋头做事,忽然来一个想要继续搅局的。
那就是在坏了规矩。
“熊汝霖啊。”
崇祯当时在募兵部,一时气愤,不想见到他,所以让熊汝霖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立刻被拖出去了。
虽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可受伤的人也不少,现在四郎村的人都被那一次整怕了。
把许多还在部队当兵的家人都想办法在往回找。
就是为了保护存在以后不再受到伤害。
而熊汝霖据他所知,现在在家里老实的很,还暗中让自己的子女,送钱给四郎村的村民看病。
“李爱卿觉得朕该如何对他?”
用上了爱卿,李长庚就知道,是皇上真的在问这个人到底怎么处理。
熊汝霖是以后还能继续做官,还是一蹶不振只能做一个富家翁,就看他怎么说了。
“臣觉得,这件事情也应该参考一下骆指挥使的意见,毕竟他也是深受其害,差点酿成大祸。。”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