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千古兴亡多少事(十)(2/5)
从有历史记载,已经经历过而来多少次朝代更迭了。
最久远的,也有着最明确记载的,似乎只有周朝是八百年岁月,其他的朝代,都很难逃过三年的宿命。
仿佛这一片土地上受到了远古的诅咒。
总也跳不出这个轮回。
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过去,仿佛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只是换了一个朝代的名字,一个皇帝而已。
“千古以来,每一朝代都有每一个朝代的问题,秦以残暴而亡,汉以强亡,魏晋时遭到了狄夷攻击,还有隋朝的奢侈,唐朝的繁盛,其实认真说来,我也谁不出来什么,小欧诺个觉得这些朝代,灭亡的稀里糊涂。”
洪承畴仔细的想了想自己知道的历史,还真的没有发现其中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而皇上却又偏偏的然给他们好好的看看史书。
“你说的这些,其实都是在历史上能够找的到原因的,秦亡不一定更是因为残暴,据说当年焚书坑儒,那也是后人的攀强附会,真正焚烧的是那些骗人的术士书籍,而坑儒更是胡扯了,不过是埋了几个坑蒙拐骗的术士而已。”
高桂英说着自己知道的东西,为了这些知识,她还亲自查了一下各种历史书籍。
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这是司马迁的记载,中也从未提起过“坑儒”二字。司马迁距离坑儒发生的时间,最远不过120多年。
而实际上,许多人把“焚书坑儒”看作是一回事,其实“焚书”和“坑儒”是两回事,它们一前一后,背景各异,性质有别。
这就是为了怕自己被皇上给骗了,专门查了一些资料得出的结论。
最后发现,是儒生们在骗人,不但骗别人,还在骗自己,最后信以为真的不再去查找真相。
洪承畴一愣,目光诧异的扭头看了高桂英一眼,他是知道高桂英的出身的,不应该有这么深厚的文学底子。
更不可能对于他自己都还不清楚的历史事件,说的这么清楚。
“别看我,是皇上又一次说漏嘴,我不服气还专门查了一下资料。”
高桂英被洪承畴看得不好意思,微微低头
解释了一下。
“哦,回去了之后,我也去好好的查查,免得以后继续被人骗。”
洪承畴瞬间回过神来,心中不但在想着,以后是该叫高桂英娘娘呢,还是什么,这个还没有想明白,就又想着“焚书坑儒”的事情。
若是这件事情的经过,真的像高桂英说的这样子。
那么他对于皇上看不上儒学的心思,也就大概明白了,一群连自己都骗的人,又怎么可能在朝堂之上不骗人?
要知道,到了朝堂之上,一言一行给下面带来的就是巨大的改变。
上行下效,可不是古时候才有的。
现在更加盛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