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千古兴亡多少事(十一)(2/5)
可只要让他有机会回到原来的那种环境。
自己是没有办法嗅到臭味的。
而且因为相当熟悉,相当自在,反而会觉得臭才是正确的。
“臣不知。”
洪承畴可不敢胡说。
“对了,骆养性决定原谅熊汝霖的错误,你怎么看?另外也说说看,朕要怎么处罚你?”
崇祯心里已经对熊汝霖有了安置的地方,可也需要多听听别人的看法。
他认为骆养性是在以退为进,真的想要让熊汝霖一辈子都起不来,这种小聪明,和对一个人的愤恨,都是摆在明处的。
崇祯也是一眼就看透了其中的虚实。
正襟危坐的洪承畴闻言心中咯噔一下,这种问话,一旦回答错误,不是的最了骆养性,就是让皇上面子上不好看。
“还请皇上圣裁。”
又是一个耍滑头的,崇祯现在已经锻炼出来了一些城府,最起码在大部分时候,旁人是看不出他心中想的什么的。
皇帝必备的一种技能,也渐渐的有了一点深入的掌握。
“你就罚俸一年。”
“臣谢皇上圣恩。”
“好了,退下吧。”
等到洪承畴出去了之后,崇祯才把王承恩叫了进来。
“你去文渊阁,让李长庚下一道公文,让熊汝霖去县城当教谕,顺便让他看看最底层的百姓,需要的是什么。”
对洪承畴做出了惩罚,熊汝霖也给了一个交代。
崇祯自己也是比较满意的。
既然熊汝霖是受了别人的蛊惑,那自己也可以给他一次机会,不过想要回到军情
部是不可能了。
更不可能的就是,能够登上更高的位置。
没有谁会用一个背后习惯了捅刀子的人,虽然这个人一生中只做了这么一次。
**
随着朝会告一段落。
朝会上孔胤植和皇上之间的问答,也不知不觉得传了出去。
当时与会的还有张鹤鸣,只是他老人家低调的一言不发,就仿佛一个做记录的工具人一样。
只是一五一十的记录了整个过程。
于是一个关于“王朝千年兴亡”的问题,也就摆在了被一个读书人的面前。
虽然讨论的人很多,可能够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的人一个都没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