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故潮信盈虚因月(十)(2/5)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是绝对不会向郑家求援的,中间隔着一个应天府,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可眼下,能够帮到他的,居然只有刚刚见面的郑家。
“小问题,你们要多少?”
说起粮食,郑芝虎可以拍着胸膛说,只要你有钱,要多少有多少。
他们建立起来的几个小岛上,一年的稻谷可是熟三次的,特别是琼州府更是产粮之地。
就这还没有算上南洋各地:大泥、浡尼、占城、吕宋等等,只要需要,航路畅通,粮食那都不是个事。
就是这种物资的利润太低了一些,根本赚不到多少钱,才没有大范围运输。
走陆路的话成本更高,完全不划算,不如茶叶,丝绸,瓷器还有珍珠这些有价值的多。
“小问题?要多少有多少?”
让李定国犯愁的粮食问题,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
还是说福建那个地方的粮食,已经多的吃不完随便乱扔了?
这怎么可能?
要是如此的话,大明还会缺少粮食?
一连窜的疑问,在他的脑子里不断的出现,总觉得自己今天是遇到了一个说大话的。
“嗯,要多少,有多少,没错,就是要多少有多少。”
郑芝虎一咬牙,决定就算是亏本,也要做成这个买卖。
他们郑家以前见到的最大官员也就是巡抚这一级别,哪见过内阁次辅是个什么样子。
此时有机会和这样的大人物拉上关系,哪怕倾家荡产也要做。
“你们的粮食售价几何?”
李定国见到郑芝虎的表情,总觉的是在骗人,可还是问出了价格。
“一石米三十枚铜元。”
既然已经做人情了,郑芝虎也很大方,本来想说八十枚铜元的,想了想,只需要给船工开工
钱就成。
所以就给了一个运输价,连成本都没算。
“三十枚铜元?这个确实有点低了,这么着,我做主,一石米出价一枚银元,又多少,我就收多少。”
李定国对于三十枚铜元这么离谱的低价,可不是很认同。
如今大明的平均粮价也就九十枚铜元左右,他能够拿出一枚银元一石,也是已经溢价很高了。
为的就是让郑家多费电心思,不要以次充好。
郑芝虎张了张嘴,一枚银元一石粮食,这个他们已经有了很高的利润了,虽然还是不如其他的货物赚钱,可绝对不会亏本。
当然,他的算法,也是只算了水路运输。
上了陆地,肯定又是另外一个价格。
“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