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十三(1/5)
崇祯大明第三百零四章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十三大明能够控制的地盘大了。
内阁就不如之前轻松了,已经被补充了好几次人手,依然只是紧张的刚好够用。
除了牵扯到一大半因为湖广赈灾,和灾后重建的问题。
其他的也不轻松。
九月了。
算是近几年一次的大丰收了。
粮食的价格问题,运输问题,还有就是闲暇下来的那些百姓们如何安置问题。
各处的工程施工情况。
矿长的开采情况。
还有如今最陌生的商业和工厂情况,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得分出一群人来专门忙碌这件事情。
而且这些人都得会数算。
要不人连账本都看不明白。
此时此刻,李长庚也才明白,数算到底有多么的重要,要是以前的那些儒生们,绝对会脑子一拍,就这么做。
现在不行了。
在做出决定之前,必须算计一番,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然后还得一伙人坐下来商量,看能不能行得通。
小问题可以在后来弥补,大问题就必须改正。
工作量的加大,也进一步让许多的工作进行了分类。
专业的就交给专业的人,外行指导内行的事情虽然还没有绝迹,可也有了更大的改变,最少外行在做决定的时候,会更加谨慎一点。
毕竟。
如今的大明,瞎说大话,可是会被追问原因的。
要是当中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都必须给做出赔偿。
李长庚坐在文渊阁内,看着各处送上来的公文,如今的公文和以前也都大不一样了,啰里啰嗦的一大堆白话文。
根本就没有八股文那样精炼的句子。
好在叙述的事情很清楚,不会出现一字多义,或着一词多义,给人下坑,从而判断错误的局面。
虽然看着心中不爽。
可不费劲了,不需要用博古通今的知识,来理解最浅显易懂的文字。
用皇上的话说:文字就是写出来让人读得懂的,而不是一群人拿来妆点自己的身份,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废话。
准确的就是一个字可以概括,这也是皇上说的,那就是---水。
李长庚看着也很水。
一句诗词,一个成语就能够说清楚的,偏要直白的描述出来。
“不过还是有点好处的,严谨,通俗这一点,还是没毛病。”
看完了手中的前面几页公文,后面的就是罗列的各种数据,表格,曲线,等等各种以前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符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