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六)(2/5)
解决不了事,还解决不了人?
在他们认为,能用刀子解决的事情,那就不是个事情,可现在大明正在用火器解决他们。
他们现在就像是曾经跪在地上,求放过一命的大明子民一样。
当年他们不接受求饶,如今的大明也不接受他们的求和,前有因,后有果啊。
“大明不是一直在讲仁义道德的吗?怎么这一次,咱们的求和书信已经递过去了好几封,都没有一点消息?”
伊勒慎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原因。
他是知道大明朝堂上的那些大臣想法的,只要给足了面子,天大的麻烦,都不在是麻烦。
阿敏收回了观察大明军阵的视线。
回头目不转睛的看着伊勒慎,直看得伊勒慎心底发毛,才开口说道:“大明现在不讲究这个了,毕竟打劫是要比仁义道德来的实惠。”
入关之后的一战,让他们损失了不少的战马。
可也正是那一次,让大明有了更多的骑兵。
曾经用银子,用粮食,都换不来的战马,就因为打了一仗,全都有了。
还有什么比打仗更能让自己富足的?
阿敏以他们满人的想法,来思考大明的问题,不能说错,但也不能说对。
至于说,为何大明不讲究仁义道德了。
阿敏没有说出原因。
不过伊勒慎猜得出来,被人蹬鼻子上脸的打到了京师脚下,谁会忍得住?
转念一想,似乎大明就在第二年的年底,就还了回来。
当时可没有谁想得到,一直处在防守姿态的大明军队,会忽然趁着天寒地冻的越过辽河,跑到盛京外面的火药厂,放了一把火?
而也正是那一把火,烧掉了大清最后一点可以打造火器的底子。
也是从那时开始,面对大明的火器,就再也没有了任何优势可言。
原本还是有火炮的。
然而上一次在攻打马兰峪的时候,就丢掉了。
若不然,现在防守盛京,还真的可以给大明来几下狠得,虽然最终的效果不是很大。
却也能让大明忌惮大清。
逼急了,大清也是可以还手的,虽然伤亡或许会很大。
听到‘实惠’二字,伊勒慎心中就明白,是他们教会了大明不在讲规矩的。
实际上在第一次偷袭抚顺关的时候。
他们满人已经撕扯下了最后的虚伪。
大明坚持了几十年的规矩,却是不断的在规矩之下失去地利优势。
石屋内的气氛,因为两人的沉默,压抑了许多。
现在大明也不讲规矩了,学着他们收集奴才,不会知道自己会不会死,要是不死的话,自己是不是也能够混一个奴才的身份?
伊勒慎心中这么想着。
随即又想到了那些被带出关内的大明叛臣们,都是一些无用的人,为何不放在盛京和大明的军队拼消耗。
反而是被带到了后方,安全的地点。
而他们这些出身不俗的满人,反而是走到了最前边顶着。
心中一股郁气,让伊勒慎的心情不是很畅快。
“大明的军队要进攻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