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最数古徐州(五)(1/5)
崇祯大明第四百八十九章最数古徐州在送走了马士英他们,李定国就再次投入到了建设南京城当中去了。
虽然轻松的拿下了整个南京,可手上的事务,一点都不见少多少,曾经的官员不作为,只想着捞钱耍官威。
积累起来的所有事务,简直是不要太多。
于此同时。
一路查看地方的崇祯,刚刚经过了一处小镇。
崇祯的马车,除了晚上,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过。
沿途下车之后,在各个县城和镇子里的观察,更像是在随意的浏览沿途的风景,跟随着的李长庚他们,完全弄不懂,崇祯这么做到底有何种用意。
就算是要查看地方上的为官状况,也得把官员们叫过来,仔细的询问,才能够看出其中的优劣。
在经过了一处小镇上。
镇子不大,可镇子上的人却是不少。
合村并镇并不是没有坏处,几个村子,有许多都是曾经为了挣水,解下了仇的,如今合并在了一起,三天两头都会有人争吵起来。
从而引发大规模的械斗。
追根究底,还是因为穷惹出来的麻烦。
吃穿住行,吃排在了第一位,而老百姓们在崇祯没有开办工厂之前,可都是从土里刨食吃的。
所以挣的也是自己的命。
为此,官府是安排了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前去担任镇长之类的官职,从而解决用另外一种办法来解决这样的纠纷。
“榆树镇的镇长,换了把,顺便在查一查,看他收了多少的好处。”
在离开镇子之后,崇祯思索了好长时间,才下定了这个决心。
吏治的败坏,通常都是从最高层开始的。
只要高层不乱,底层就得收敛着一点,可也不是底层人没有败坏的。
在以往,底层的官吏,最喜欢的就是朝廷变法,因为只有变法,他们才有借口从百姓们的身上,剥下一层皮来。
而是用的名义很大。
朝廷的政令,谁敢不服?
难不成真的要收拾行李去京师敲登闻鼓?
也不是不行,可在崇祯还没有办法的年代,这些百姓们就是想要进一次县城都很难得,路引,身份证明,做什么事。
那都得说的清清楚楚才成。
不然就是一通好打,然后送进大牢,运气好的会被放出来,运气不好的怕是要给人顶罪了。
在崇祯离开的小镇子,镇子上的一切设施都是崭新的。
用的都是水泥修建的新房子,铺成的新路面。
各方面的设施也都很齐全,可崇祯瞧了一圈,还是感觉很别扭,小镇的街道上没有见到小孩子。
就是许多人家都是关着门躲在家中,冷清的不行。
虽然已经进入了十一月,可也没有冷到不出门的地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