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2/5)
就是许多儒生们,想要说几句怪话,酸话。
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起,难道要说,朝廷清理蛀虫不对?
那些蛀虫应该都拉去砍头,不要留下送去工程队劳改?
怕是这话说出来,那就是把皇上和百姓们当成蠢蛋。
崇祯对袁可立的印象,就是崇祯的那种风起于青萍之末的见识,总是能够从一点微妙的小事,看到往后的大势。
袁可立可是真的没有想过,道院有一天,会真的和内阁相提并论,还有隐隐超出一筹的那种超然姿态。
虽然不入朝堂。
可有的时候,道院发出来的声音,朝堂之上,还是要仔细的琢磨一下的。
“是的,见识,在见识这一块,大明现在,没有一人比得上皇上。”
李定国向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大明现在的制度很好。
已经能够照顾到大明的方方面面,接下来就是精雕细琢,李长庚经过了这么久的锻炼,也一直都在为了内阁首辅这一职位,做着准备。
对于李定国的说法,没有人不承认。
于此同时。
就在御书房中,崇祯也在接见李长庚。
已经快要崇祯十年了,再有一年的时间,李长庚也要从内阁首辅的位置上退下来,另选贤能。
“高句丽的国主李倧,已经向大明发了十七次国书了,都被刘兴祚给拦了下来。”
刘兴祚拦下了国书,同时也给他发出而来消息。
只要崇祯,朝廷,接不到高句丽的国书,那么就不需要去看高句丽国主李倧的委屈。
仁义,有时候就是这么的虚伪。
在大明想要高句丽的时候,国主李倧就算是再谦卑,也不过是一盘菜而已。
“现在建奴已经退缩到了毛怜卫,高句丽也就对大明敞开了大门,只要越过鸭绿江立刻就能够占据平襄。”
崇祯指着地图。
说着大明现在占据的优势。
高句丽在很早之前,被倭寇打了一次,接着被建奴的阿敏带兵,连续打了两次,最后袁可立他们又上去打了一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