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还看今朝(一)(2/5)
独一家的生意好做。
也有些商人,起了一些想要定价权的苗头。
就是有钱了,还想要继续有钱,没人会嫌弃钱多,从而用手中的钱财,可以左右朝政,让其像更符合自己的利益方面发展。
现在皇上忽然借助这个机会,提出了‘输籍定样’,并不一定还要照搬隋朝的制度,可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向外说明一个意思。
那几乎是,大明的富人们要小心了。
朕,要来给你们加重一点负担了。
说句好听一点的,就是劫富济贫,就是这么简单。
把向上的财富,通过官府设置的律法,让其开始向下流淌,从而形成一个财富流通的理想状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说的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道理行得通,可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朕,拟定一个遗产税,增值税,还有房产税,不知诸位有什么看法?”
此地既不是朝堂之上,也不是在文渊阁中,更不是在皇上的御书房。
就在这么一条,看起来还很干净的大街上。
旁边就是人来人往,也有好奇心特别重的,在路过的时候,不断的回头看着。
大明是不禁止人员聚集,可像崇祯出行,身后跟着这么多的人,也只有在平时一些工厂聚会时,才会出现。
听着崇祯,连续出口了几个税收方案。
所有人的心头就是一跳。
在许多时候,治理一个国家,最难的不是打仗,而是税收。
特别是在承平时节。
这种状况最为明显。
“皇上高瞻远瞩,臣等不及万一。”
冷场了片刻之后,朱继祚不得不站了出来。
一开始出风头的时候,跳出来很快,现在皇上需要臣子想法的时候,也而不应该拖后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