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第六百零六章却将万字平戎策(二)(2/5)

目录

她刚刚也是看过郑芝龙送来的一些消息。

上面的一个现象,让她的内心相当惊讶。

大明崇祯开始推广的免费教育,居然在扶桑初年,也就是从明神宗二十八年开始,扶桑江户时代,就开始办理了一种名字叫“寺子屋”的机构。

从卷宗上的一些数据表明。

那就是寺院所设的私塾,主要以庶民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机构,提供类似大明现在的小学教育,学童年龄大都是六至十多岁,以训练读、写及算盘为主,江户时期居然一共有两万多所。

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目。

邢氏对于数字很是敏感,经常接触物流这一行业,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不同。

她之前也看过一些教谕部弄出来的宣传,在崇祯变法之前,当大明的识字率还不到百分之三,而郑芝龙送来的卷宗上却表明,扶桑在这个时期,识字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之多。

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如实真是可靠的话,识字的人多了,想法就会很多变,就算是大明真的控制了扶桑的皇室,也不一定能够逼迫整个扶桑顺服。

在邢氏问出这一个问题的时候,也把自己看到的那一段记录,给专门指了出来,放在了桌子上,供人参考。

讨论一波三折。

任何一种新发现的消息,都算作大明对扶桑的进一步了解。

而庙算就是,知道对手越多的消息,自己准备的也充分,那么战斗之后损失就会越小,得到的利益就会越大。

而更重要的则是,人家的学习内容。

在大明几百年都在学习朱程理学,并且发展到极致的时候。

人家扶桑已经开始向海外的其他国家学习能够让他们壮大的知识了。

若是不崇祯皇上建立了道院,重新把手艺人,还有一些杂学家都集中到了一起搞研究的话,此时的扶桑在数算、冶金、纺织、医疗、国民识字率和火炮制造等方面早已经先进于明朝多年了。

邢氏佩服的人不多,除了她的男人高杰外,也就只有崇祯了。

崇祯不但给了她们女人可以入朝为官的机会,也给了更多的人一口饭吃,还有上学的进一步教育。

至于外间的风流韵事,那都不是事。

每一个有身份,能够拿起这份卷宗的人,看过邢氏指出的那一段文字之后,都是面色大变。

他们一开始,都是奔着扶桑的一些军事,经济,漏洞去看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会无数异能 美食从麻婆豆腐开始 C级混血种被迫屠龙 我的妹妹超会搞事 荒古帝业 半岛之侠 人在向往,直播乡村生活 穿越之男主个个想杀我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师姐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