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天时地利与人和(一)(2/5)
至今想起来,他们几人当时的胆子还是不够大,决心不够坚决。
只可惜,错过了那一段时间。
他们早就再也组织不起来这一场盛事了。
不但缺少了当时那一群有理想的同伴,更加缺少的就是机会。
随着那个该死的寺子屋开办起来之后,整个扶桑的当地人,就仿佛忽然开窍了一般,不但不好骗,还反过来给他们设下了好几次的陷阱。
“只是可惜的颜思齐。”
刘香也是叹息不已。
郑家能够有现在的成就,也是当年颜思齐打下的基础,若不是颜思齐英年早逝,现在怕是也能够成为大明的水军将军。
那时候,他们被扶桑人追赶的无处可逃。
也是颜思齐率船队柢海湾,在笨港靠岸。他见岛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决意在此开疆拓土,干一番事业。乃率聚伐木辟土,构筑寮寨。
如今郑家在小琉球岛的一些建设,也都是人家颜思齐那个时候就应做好的规划。
“是啊,可惜了颜盟主。”
仿佛又
回忆起了当时的场景,郑芝龙心中也是无奈中,透着些许庆幸。
当时颜思齐和部众到诸罗山捕猎,豪饮暴食,不幸染伤寒病。数日后竞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
三十七岁啊。
要是能够活到现在的话,或许已经凭着他们一伙人,反攻到了扶桑本土了。
临终时的遗言,郑芝龙都还清晰的记得。
“不佞与公等共事二载,本期创建功业,扬中国声名。今壮志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继起。”
郑芝龙不自觉的念出了声音。
心中早就死寂的热血,居然再次沸腾而来起来。
“颜公当年活着的时候,看不到扶桑归于大明,死后咱们可以写出一本书,把经过烧给他好好的看看。”
刘香也是唏嘘不已。
随即建议道,最近他不断的在学习心得东西,其中有一句诗词很有意思。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